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06年4月6日
]
标题: NGC3227活跃星系核中的恒星形成星环和动态黑洞质量
标题: The Star-Forming Torus and Stellar Dynamical Black Hole Mass in the Seyfert 1 Nucleus of NGC3227
摘要: 我们报告了利用VLT(甚大望远镜)SINFONI自适应光学积分场K波段光谱仪对活动星系核 Seyfert 1 星系 NGC3227 核心的分辨率为0.085"(7 pc)的R~4300观测数据。 我们展示了发射线和吸收特征的形态学及动力学特性,并首次基于空间解析的恒星动力学推导出一个 Seyfert 1 核心区域黑洞的质量。 我们显示核区气体具有大约10^{24}-10^{25}cm^{-2}的平均柱密度,并且几何上较厚,这与标准“分子环”模型一致。 我们讨论了哪些加热过程可能负责维持环面的垂直高度。 我们也解析了核区恒星分布,并发现距离活动星系核(AGN)几秒差距范围内存在过一次强烈的恒星爆发,最近的一次爆发始于约40百万年前但现在已经停止。 距离AGN 30 pc范围内的恒星当前亮度约为3×10^9L_sun,与AGN亮度相当。 基于各自尺度的比较,我们认为恒星形成发生在遮蔽环内。 最后,我们首次基于恒星动力学从边缘分辨出 Seyfert 1 核心区域的黑洞质量。 我们应用施瓦西轨道叠加模型到我们的完整二维数据并推导黑洞质量,同时仔细关注经常不确定的输入参数:大尺度凸起及其质量-光度比;核区近期恒星形成及其质量-光度比;气体质量对势能的贡献;以及倾角。 我们的模型得出黑洞质量在1σ范围内的值为M_{BH} = 7×10^6-2×10^7M_sun。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