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宇宙学与非星系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09年8月20日
]
标题: 附近矮星系中的明亮紫外区域与恒星形成特性
标题: Bright Ultraviolet Regions and Star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Nearby Dwarf Galaxies
摘要: 我们比较了11个矮星系(dIm)内部和外部盘中的恒星形成活动,这些星系距离地球不超过3.6百万秒差距。 这些区域通过GALEX近紫外图像识别,并使用紫外、光学和近红外颜色建模以确定质量和年龄。 少数星系在爆发阶段形成了质量为10⁵至10⁶倍太阳质量的复合体,而其他星系在过去50百万年内未形成星团。 最大区域的质量与区域数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样本大小效应的预期。 我们发现即使在Hα发射之外,区域的质量和年龄也没有径向梯度,尽管区域的亮度密度和数量密度随半径呈指数下降。 Hα在外部区域似乎缺失是因为周围大质量恒星的星云辐射太微弱而无法观测到。 对于有HI数据的5个星系,最外层区域形成的平均气体面密度为1.9-5.9倍太阳质量每平方秒差距。 这些低平均密度表明要么局部气体密度较高,要么亚阈值的恒星形成是可能的。 在对数质量-对数年龄图上区域分布通常沿对数年龄均匀分布。 这种均匀性可能是由于单个区域质量随年龄变化为1/年龄,或者区域破坏概率随年龄变化为1/年龄。 校正消光后的表面亮度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前者。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