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地球与行星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19年2月25日
]
标题: (7) 轨道倾角作为古老大型撞击的证据?
标题: The shape of (7) Iris as evidence of an ancient large impact?
摘要: 灶神星(7) Iris 是一个理想的解析成像目标,由于其亮度(V$\sim$7-8)和出现期间的较大角直径0.33弧秒。 据信,Iris 属于大型未碎裂小行星类别,避免了内部分化,这意味着其当前的形状和地形可能记录了太阳系碰撞演化的最初几亿年。 我们从欧洲南方天文台大计划框架下获取的VLT/SPHERE/ZIMPOL解析图像中恢复了关于Iris形状和表面地形的信息。 我们使用全数据小行星建模(ADAM)形状重建算法来模拟Iris的三维形状,使用光学积分数据和来自SPHERE的解析图像作为输入。 我们分析了SPHERE图像以推断小行星的整体形状及其主要陨石坑的形态。 我们给出了体积等效直径 D$_{{\rm eq}}$=214$\pm$5 km,以及密度$\rho$=2.7$\pm$0.3 g cm$^{-3}$。 其形状似乎与一个具有大型赤道凹陷的扁球体一致。 我们识别出八个直径为20至40公里的疑似表面特征,在多个时期被检测到,我们认为这些特征是撞击坑。 Iris上的陨石坑深度与直径比接近于类似10公里大小的Vesta陨石坑。 Iris的密度与它的陨石对应物LL普通球粒陨石的密度一致。 考虑到与Iris相关的碰撞家族的缺失及其表面上大量陨石坑的数量,我们认为其赤道凹陷可能是古老(至少30亿年)撞击的遗迹。 Iris的形状进一步表明,大型星子可能形成时几乎完美地呈扁球体。 最后,我们将Iris和Vesta之间陨石坑形态的差异归因于它们不同的表面重力。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