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 > 材料科学
[提交于 2024年11月2日
]
标题: 室温铁磁性由高价阳离子 V$^{+5}$/V$^{+4}$替换 SrFeO$_{3-δ}$引起
标题: Room temperature ferromagnetism induced by high valence cation V$^{+5}$/V$^{+4}$ substitution in SrFeO$_{3-δ}$
摘要: 非磁性钒(V)掺杂在螺旋反铁磁材料SrFeO$_{3-\delta}$(SFO)中的结构和磁性效应被研究,重点在于铁位点最多3%的替代。 从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的结构分析,以及声子模式计算的支持下,揭示出纯SFO以四四方-正交相混合存在,而掺杂V的样品则表现出一种新兴的立方相,同时保持四四方对称性。 磁滞回线(M-H)显示在反铁磁基质中表现出显著的铁磁行为,即使在室温下也持续存在。 温度依赖的磁化测量表明,奈尔温度(TN)从70K降至55K,同时场冷(FC)和零场冷(ZFC)数据中的磁化差异增加,反映了由于竞争的铁磁/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导致的磁性挫败增强。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分析显示,Fe$^{3+}$和V$^{5+}$状态上升,影响了氧空位分布,并在XRD和拉曼结果中观察到相应的结构变化。 多价态的Fe$^{3+}$/Fe$^{4+}$和 V$^{4+}$/V$^{5+}$状态增强双交换(DE)和超交换(SE)相互作用(Fe$^{3+}$-O-Fe$^{4+}$和 Fe$^{3+}$-O-V$^{5+}$),促进铁磁性。 频率依赖的磁化研究显示一个细微的磁化率峰位移,表明钒掺杂样品中存在自旋玻璃样行为。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