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01.00651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arXiv:2501.00651 (cs)
[提交于 2024年12月31日 (v1) ,最后修订 2025年1月4日 (此版本, v2)]

标题: 让前馈重建模型作为三维生成模型的潜在编码器

标题: Taming Feed-forward Reconstruction Models as Latent Encoders for 3D Generative Models

Authors:Suttisak Wizadwongsa, Jinfan Zhou, Edward Li, Jeong Joon Park
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3D内容创作最近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前馈图像到3D重建方法和使用2D或3D监督训练的3D生成模型。在本工作中,我们表明现有的前馈重建方法可以作为训练3D生成模型的有效潜在编码器,从而弥合这两种范式。通过重用强大的预训练重建模型,我们避免了计算成本高昂的编码器网络训练,并免费获得了丰富的3D潜在特征用于生成建模。然而,由于重建模型的潜在空间具有无结构特性,因此并不适合生成建模。为了在这些潜在特征上进行基于流的模型训练,我们开发了后处理管道,包括标准化特征的协议和空间加权以专注于重要区域。我们进一步结合了2D图像空间感知渲染损失来处理高维潜在空间。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多流变压器修正流架构,以实现线性扩展和高质量的文本条件3D生成。我们的框架利用前馈重建模型的进展来增强3D生成建模的可扩展性,在文本到3D生成中实现了高计算效率和最先进的性能。
摘要: Recent AI-based 3D content creation has largely evolved along two paths: feed-forward image-to-3D reconstruction approaches and 3D generative models trained with 2D or 3D supervision. In this work, we show that existing feed-forward reconstruction methods can serve as effective latent encoders for training 3D generative models, thereby bridging these two paradigms. By reusing powerful pre-trained reconstruction models, we avoid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encoder network training and obtain rich 3D latent features for generative modeling for free. However, the latent spaces of reconstruction models are not well-suited for generative modeling due to their unstructured nature. To enable flow-based model training on these latent features, we develop post-processing pipelines, including protocols to standardize the features and spatial weighting to concentrate on important regions. We further incorporate a 2D image space perceptual rendering loss to handle the high-dimensional latent spaces. Finally, we propose a multi-stream transformer-based rectified flow architecture to achieve linear scaling and high-quality text-conditioned 3D generation. Our framework leverages the advancements of feed-forward reconstruction models to enhance the scalability of 3D generative modeling, achieving both high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 in text-to-3D generation.
主题: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cs.CV) ; 机器学习 (cs.LG)
引用方式: arXiv:2501.00651 [cs.CV]
  (或者 arXiv:2501.00651v2 [cs.CV]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1.00651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Jinfan Zhou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4 年 12 月 31 日 21:23:08 UTC (38,797 KB)
[v2] 星期六, 2025 年 1 月 4 日 08:27:57 UTC (38,797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CV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1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LG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