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07.08329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arXiv:2507.08329 (cs)
[提交于 2025年7月11日 ]

标题: 跨领域身份表示用于颅骨到面部匹配的基准数据集

标题: Cross-Domain Identity Representation for Skull to Face Matching with Benchmark DataSet

Authors:Ravi Shankar Prasad, Dinesh Singh
摘要: 法医科学中的颅面重建对于识别犯罪和灾难的受害者至关重要。 目标是使用计算机视觉的最新进展,如深度学习,将给定的头骨映射到具有已知身份的人脸语料库中。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框架,用于根据头骨的X光图像识别一个人,使用卷积孪生网络进行跨域身份表示。 孪生网络是共享相同架构的两个网络,可以训练以发现一个特征空间,在该空间中,相似的观察结果被分组,而不相似的观察结果被分开。 为此,网络会接触到两组可比较和不同的数据。 然后最小化相似对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并最大化不相似对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由于获取头骨和人脸图像对较为困难,我们准备了自己的包含40名志愿者的数据集,其中收集了他们的正面和侧面头骨X光图像以及光学人脸图像。 在收集的跨域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以训练和验证孪生网络。 实验结果表明,从给定的头骨中识别一个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摘要: Craniofacial reconstruction in forensic science is crucia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victims of crimes and disasters. The objective is to map a given skull to its corresponding face in a corpus of faces with known identities using recent advancements in computer vision, such as deep learning.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ed a framework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person given the X-ray image of a skull using convolutional Siamese networks for cross-domain identity representation. Siamese networks are twin networks that share the same architecture and can be trained to discover a feature space where nearby observations that are similar are grouped and dissimilar observations are moved apart. To do this, the network is exposed to two sets of comparable and different data. The Euclidean distance is then minimized between similar pairs and maximized between dissimilar ones. Since getting pairs of skull and face images are difficult, we prepared our own dataset of 40 volunteers whose front and side skull X-ray images and optical face images were collecte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collected cross-domain dataset to train and validate the Siamese network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ide satisfactory result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person from the given skull.
评论: 7页,12图,模式识别快报
主题: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cs.CV)
引用方式: arXiv:2507.08329 [cs.CV]
  (或者 arXiv:2507.08329v1 [cs.CV]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7.08329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Ravi Shankar Prasad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五, 2025 年 7 月 11 日 05:49:12 UTC (10,232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CV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7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