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01.18441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与社会

arXiv:2501.18441 (cs)
[提交于 2025年1月30日 ]

标题: 从公共广场到回音室:在线话语的碎片化

标题: From Public Square to Echo Chamber: The Fragmentation of Online Discourse

Authors:Abhinav Pratap, Amit Pathak
摘要: 本文探讨了社交媒体算法和信息茧房如何导致在线话语的碎片化,加剧意识形态分歧并破坏共同理解。 借鉴迈克尔·桑德尔对社区和共同价值观的哲学强调,该研究探讨了在社会紧张时期,数字平台如何放大包括性别歧视、种族主义、排外主义、能力歧视、恐同和宗教不宽容在内的歧视性话语。 通过分析数字社区的动态,这项研究突出了在应对现实世界事件时,话语碎片出现和演变的机制。 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交媒体结构如何加剧两极分化,限制跨群体对话,并侵蚀公正社会所必需的集体推理。 本研究将哲学观点置于社交媒体互动的计算分析之中,为数字时代碎片化话语所带来的挑战提供了细致的理解。
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social media algorithms and filter bubbles contribute to the fragmentation of online discourse, fostering ideological divides and undermining shared understanding. Drawing on Michael Sandels philosophical emphasis on community and shared values, the study explores how digital platforms amplify discrimination discourse including sexism, racism, xenophobia, ableism, homophobia, and religious intolerance during periods of heightened societal tension. By analyzing the dynamics of digital communities,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mechanisms driving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discourse fragments in response to real world events. The findings reveal how social media structures exacerbate polarization, restrict cross group dialogue, and erode the collective reasoning essential for a just society. This study situat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within a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 interactions, offering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fragmented discourse in the digital age.
评论: 6页,7图,1表
主题: 计算机与社会 (cs.CY) ; 人工智能 (cs.AI); 机器学习 (cs.LG); 社会与信息网络 (cs.SI)
引用方式: arXiv:2501.18441 [cs.CY]
  (或者 arXiv:2501.18441v1 [cs.CY]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1.18441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Abhinav Pratap Pratap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四, 2025 年 1 月 30 日 15:53:58 UTC (8,555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CY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1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AI
cs.LG
cs.SI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