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07.05829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网络与互联网架构

arXiv:2507.05829 (cs)
[提交于 2025年7月8日 ]

标题: Intra-DP:面向移动边缘计算的高性能协作推理系统

标题: Intra-DP: A High Performance Collaborative Inference System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Authors:Zekai Sun, Xiuxian Guan, Zheng Lin, Zihan Fang, Xiangming Cai, Zhe Chen, Fangming Liu, Heming Cui, Jie Xiong, Wei Ni, Chau Yuen
摘要: 在资源受限的移动设备上部署深度神经网络(DNN)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在实现实时性能的同时应对有限的计算资源和电池寿命。 虽然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与GPU服务器协作推理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但现有方法主要依赖于逐层模型分割,并且由于DNN操作的顺序执行而经历显著的传输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Intra-DP,这是一个针对MEC上DNN推理优化的高性能协作推理系统。 Intra DP采用了一种基于本地操作符的新并行计算技术(即,其最小单位输入不是整个输入张量的操作符,如卷积核)。 通过将它们的计算(操作)分解为几个独立的子操作,并通过并行执行重叠不同子操作的计算和传输,Intra-DP缓解了MEC中的传输瓶颈,实现了快速且节能的推理。 评估结果表明,与最先进的基线相比,Intra-DP将每次推理的延迟降低了高达50%,能耗降低了高达75%,而不会牺牲准确性。
摘要: Deploying deep neural networks (DNNs) on resource-constrained mobile devices present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particularly in achieving real-time performance while simultaneously coping with limited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and battery life. While 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 offers collaborative inference with GPU servers as a promising solution, existing approaches primarily rely on layer-wise model partitioning and undergo significant transmission bottlenecks caused by the sequential execution of DNN operations.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we present Intra-DP, a high-performance collaborative inference system optimized for DNN inference on MEC. Intra DP employs a novel parallel computing technique based on local operators (i.e., operators whose minimum unit input is not the entire input tensor, such as the convolution kernel). By decomposing their computations (operations) into several independent sub-operations and overlapping the comput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sub-operations through parallel execution, Intra-DP mitigates transmission bottlenecks in MEC, achieving fast and energy-efficient inference. The evaluation demonstrates that Intra-DP reduces per-inference latency by up to 50% and energy consumption by up to 75% compared to state-of-the-art baselines, without sacrificing accuracy.
评论: 14页,19图
主题: 网络与互联网架构 (cs.NI) ; 人工智能 (cs.AI); 机器学习 (cs.LG)
引用方式: arXiv:2507.05829 [cs.NI]
  (或者 arXiv:2507.05829v1 [cs.NI]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7.05829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Lin Zheng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5 年 7 月 8 日 09:50:57 UTC (16,903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NI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7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AI
cs.LG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