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physics > arXiv:2505.00053

帮助 | 高级搜索

物理学 > 仪器与探测器

arXiv:2505.00053 (physics)
[提交于 2025年4月30日 ]

标题: HIRFL-CSR设施上RIBLL2分离器的全面实现

标题: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RIBLL2 separator at the HIRFL-CSR facility

Authors:Xiao-Dong Xu, Yong Zheng, Zhi-Yu Sun, Yu-Nan Song, Bao-Hua Sun, Satoru Terashima, Chang-Jian Wang, Ge Guo, Guang-Shuai Li, Xiu-Lin Wei, Jun-Yao Xu, Ji-Chao Zhang, Yong Cao, Bing-Shui Gao, Jia-Xing Han, Jin-Rong Liu, Chen-Gui Lu, Shu-Ya Jin, Hooi Jin Ong, Hao-Tian Qi, Yun Qin, Ya-Zhou Sun, Isao Tanihata, Lu-Ping Wan, Kai-Long Wang, Shi-Tao Wang, Xin-Xu Wang, Tian-Yu Wu, Xiao-Tian Wu, Mei-Xue Zhang, Wen-Wen Zhang, Xiao-Bin Zhang, Xue-Heng Zhang, Jian-Wei Zhao, Zi-Cheng Zhou, Li-Hua Zhu
摘要: 在中国兰州的HIRFL-CSR加速器设施兰州第二放射性离子束线(RIBLL2)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实验平台。 该平台及其几个新开发的探测器在两次放射性离子束实验中进行了测试,分别使用了400 MeV/u的40Ar束和350 MeV/u的78Kr束。 这两次实验的初步结果显示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粒子识别能力,从而证实了RIBLL2分离器的完全实现。
摘要: A new experimental platform was constructed at the Second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 (RIBLL2) of HIRFL-CSR accelerator facility at Lanzhou, China. Its performance, along with several newly developed detectors, was tested in two radioactive ion beam experiments utilizing a 400 MeV/u 40Ar beam and a 350 MeV/u 78Kr beam, respectively. The first results from these two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a good particle identification capability of the setup, thereby affirming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RIBLL2 separator.
评论: 5页,2个图
主题: 仪器与探测器 (physics.ins-det) ; 核实验 (nucl-ex); 加速器物理 (physics.acc-ph)
引用方式: arXiv:2505.00053 [physics.ins-det]
  (或者 arXiv:2505.00053v1 [physics.ins-det]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5.00053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Science Bulletin, 70, 1026-1029, (2025)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5.01.020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Xiao-Dong Xu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三, 2025 年 4 月 30 日 10:29:18 UTC (20,242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nucl-ex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5
切换浏览方式为:
physics
physics.acc-ph
physics.ins-det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