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412.17227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计算与语言

arXiv:2412.17227 (cs)
[提交于 2024年12月23日 ]

标题: 脑到文本基准测试 '24:经验总结

标题: Brain-to-Text Benchmark '24: Lessons Learned

Authors:Francis R. Willett, Jingyuan Li, Trung Le, Chaofei Fan, Mingfei Chen, Eli Shlizerman, Yue Chen, Xin Zheng, Tatsuo S. Okubo, Tyler Benster, Hyun Dong Lee, Maxwell Kounga, E. Kelly Buchanan, David Zoltowski, Scott W. Linderman, Jaimie M. Henderson
摘要: 语音脑机接口旨在仅从神经活动解码一个人试图说什么,恢复因瘫痪而失去清晰说话能力的人的沟通能力。 Brain-to-Text 基准 '24 及相关竞赛的创建是为了促进将神经活动转换为文本的解码算法的进步。 在此,我们总结了截至 2024 年 6 月 1 日结束的竞赛所学到的经验(前四名参赛者也在录制的网络研讨会上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通过集成方法实现了最大的准确率提升,其中使用微调的大语言模型合并多个独立解码器的输出(所有前三名参赛者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通过改进基线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的训练方式也获得了性能提升,包括优化学习率调度和使用双音素训练目标。 然而,改进模型架构本身更为困难,尝试使用深度状态空间模型或变压器尚未显示出优于 RNN 基线的优势。 该基准将持续开放,以支持进一步提高脑到文本算法的准确性。
摘要: Speech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aim to decipher what a person is trying to say from neural activity alone, restoring communication to people with paralysis who have lost the ability to speak intelligibly. The Brain-to-Text Benchmark '24 and associated competition was created to foster the advancement of decoding algorithms that convert neural activity to text. Here, we summarize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ompetition ending on June 1, 2024 (the top 4 entrants also presented their experiences in a recorded webinar). The largest improvements in accuracy were achieved using an ensembling approach, where the output of multiple independent decoders was merged using a fine-tuned large language model (an approach used by all 3 top entrants). Performance gains were also found by improving how the baselin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 model was trained, including by optimizing learning rate scheduling and by using a diphone training objective. Improving upon the model architecture itself proved more difficult, however, with attempts to use deep state space models or transformers not yet appearing to offer a benefit over the RNN baseline. The benchmark will remain open indefinitely to support further work towards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brain-to-text algorithms.
主题: 计算与语言 (cs.CL) ; 机器学习 (cs.LG); 神经与认知 (q-bio.NC)
引用方式: arXiv:2412.17227 [cs.CL]
  (或者 arXiv:2412.17227v1 [cs.CL]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12.17227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Francis Willett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一, 2024 年 12 月 23 日 02:44:35 UTC (1,362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q-bio.NC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4-12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CL
cs.LG
q-bio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