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physics > arXiv:2505.11530

帮助 | 高级搜索

物理学 > 物理的历史与哲学

arXiv:2505.11530 (physics)
[提交于 2025年5月13日 ]

标题: 量子泛心论中的自我意识和个人身份

标题: Self-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identity in quantum panprotopsychism

Authors:Rodolfo Gambini, Jorge Pullin
摘要: 在之前的论文中,我们展示了用状态和事件及其内在现象方面来描述的量子力学本体论(一种原型泛心论的形式)非常适合解释意识。 我们表明,泛心论和原型泛心论中的品质、结构和主体的组合问题源于基于经典物理关于依赖性隐含假设,这些假设在量子层面上并不适用。 在此观点下,意识出现在与大脑神经网络耦合的纠缠量子系统中。 在纠缠系统中,个体部分的属性消失,导致出现数量呈指数增长的涌现性质和状态。 在这里,我们将自我意识分析为能够将自己视为经验主体的能力。 量子系统的因果开放性为自我意识的存在提供了独立做出选择和决策的能力,反映了自我治理和自主性的感觉。 在此背景下,个人身份的问题以一种摆脱简单观点或还原论方法问题的新形式出现。
摘要: In previous papers, we demonstrated that an ontology of quantum mechanics, described in terms of states and events with internal phenomenal aspects (a form of panprotopsychism), is well suited to explain consciousness. We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problems of qualities, structures and subjects in panpsychism and panprotopsychism stem from implicit hypotheses based on classical physics regarding supervenience, which are not applicable at the quantum level. Within this view, consciousness arises in entangled quantum systems coupled to the neural network of the brain. In entangled systems, the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parts disappear, giving rise to an exponential number of emergent properties and states. Here, we analyze self-consciousness as the capacity to view oneself as a subject of experience. The causal openness of quantum systems provides self-conscious beings the ability to make independent choices and decisions, reflecting a sense of self-governance and autonomy. In this context, the issue of personal identity takes a new form free from the problems of the simple view or the reductive approaches.
评论: 31页,无图
主题: 物理的历史与哲学 (physics.hist-ph) ; 神经与认知 (q-bio.NC); 量子物理 (quant-ph)
引用方式: arXiv:2505.11530 [physics.hist-ph]
  (或者 arXiv:2505.11530v1 [physics.hist-ph]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5.11530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LSU-REL-012025

提交历史

来自: Jorge Pullin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5 年 5 月 13 日 12:55:33 UTC (33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q-bio.NC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5
切换浏览方式为:
physics
physics.hist-ph
q-bio
quant-ph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