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q-fin > arXiv:1605.04600

帮助 | 高级搜索

定量金融 > 计算金融

arXiv:1605.04600 (q-fin)
[提交于 2016年5月15日 ]

标题: 学习基于模式匹配的零成本投资组合选择

标题: Learning zero-cost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pattern matching

Authors:Tim Gebbie, Fayyaaz Loonat
摘要: 我们考虑并扩展了Györfi{\it 等}的对抗性基于代理的学习方法,以适用于零成本投资组合选择的情况,该情况通过从共同基金分离定理导出的二次近似实现。 该算法应用于每日采样的序列开盘-最高-最低-收盘数据以及来自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JSE)的序列日内5分钟柱状数据。 考虑了算法的统计测试。 将算法直接与先前文献中的标准纽约证券交易所测试案例进行比较。 学习算法用于选择由模式匹配过去动态生成的代理(或专家)的参数,使用简单的最近邻搜索算法。 表明使用共同基金分离定理的解析解存在速度优势。 认为性能的预期损失不会削弱其在日内量化交易中的潜在应用,并且当考虑交易成本和滑点时,策略在未杠杆的情况下仍可能保持盈利。 本文展示了可以在集体层面上系统地利用JSE上的金融时间序列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资产时间序列本身具有可预测性。
摘要: We consider and extend the adversarial agent-based learning approach of Gy{\"o}rfi {\it et al} to the situation of zero-cost portfolio selection implemented with a quadratic approximation derived from the mutual fund separation theorems. The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daily sampled sequential Open-High-Low-Close data and sequential intraday 5-minute bar-data from the Johannesburg Stock Exchange (JSE). Statistical tests of the algorithms are considered. The algorithms are directly compared to standard NYSE test cases from prior literature. The learn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select parameters for agents (or experts) generated by pattern matching past dynamics using a simple nearest-neighbour search algorithm.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a speed advantage associated with using an analytic solution of the mutual fund separation theorems. It is argued that the expected loss in performance does not undermin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intraday quantitative trading and that when transactions costs and slippage are considered the strategies can still remain profitable when unleveraged.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patterns in financial time-series on the JSE can be systematically exploited in collective but that this does not imply predicta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sset time-series themselves.
评论: 28页,21图
主题: 计算金融 (q-fin.CP) ; 投资组合管理 (q-fin.PM); 交易与市场微观结构 (q-fin.TR)
引用方式: arXiv:1605.04600 [q-fin.CP]
  (或者 arXiv:1605.04600v1 [q-fin.CP]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1605.04600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PLoS ONE 13(9): e0202788 (2018)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02788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Fayyaaz Loonat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日, 2016 年 5 月 15 日 19:57:39 UTC (4,827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q-fin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16-05
切换浏览方式为:
q-fin.CP
q-fin.PM
q-fin.TR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