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astro-ph > arXiv:0908.3912v1

帮助 | 高级搜索

天体物理学 > 地球与行星天体物理学

arXiv:0908.3912v1 (astro-ph)
[提交于 2009年8月26日 ]

标题: 水星自转的长期演化 I. 倾角和地核-地幔摩擦的影响

标题: Long-term evolution of the spin of Mercury I. Effect of the obliquity and core-mantle friction

Authors:A. C. M. Correia, J. Laskar
摘要: 水星目前的倾角非常低(小于0.1度),这使得先前的研究总是假设行星过去演化过程中的倾角接近于零。 然而,水星自转轴的初始方向未知,且可能与今天大不相同。 因此,我们认为,当行星的旋转速率首次遇到自旋-轨道共振时,倾角可能是显著的。 为了计算任何演化场景下共振中的捕获概率,我们详细介绍了控制自旋长期演化的动力学方程,包括倾角的贡献。 水星的长期自旋演化是由与太阳的潮汐相互作用引起的,但也受到地核-地幔边界粘性摩擦的影响。 在这里,这种效应也得到了特别关注。 先前的研究表明,液态核心极大地提高了被捕获到自旋-轨道共振的概率。 我们确认了零倾角下的这些结果,但我们发现,随着倾角的增加,捕获概率通常会降低。 最后,我们展示了,当地核-地幔摩擦与倾角演化相结合时,自旋可以演化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配置,如同步或1/2自旋-轨道共振。
摘要: The present obliquity of Mercury is very low (less than 0.1 degree), which led previous studies to always adopt a nearly zero obliquity during the planet's past evolution. However, the initial orientation of Mercury's rotation axis is unknown and probably much different than today. As a consequence, we believe that the obliquity could have been significant when the rotation rate of the planet first encountered spin-orbit resonances. In order to compute the capture probabilities in resonance for any evolutionary scenario, we present in full detail the dynamical equations governing the long term evolution of the spin, including the obliquity contribution. The secular spin evolution of Mercury results from tidal interactions with the Sun, but also from viscous friction at the core-mantle boundary. Here, this effect is also regarded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Previous studies show that a liquid core enhances drastically the chances of capture in spin-orbit resonances. We confirm these results for null obliquity, but we find that the capture probability generally decreases as the obliquity increases. We finally show that, when core-mantle friction is combined with obliquity evolution, the spin can evolve into some unexpected configurations as the synchronous or the 1/2 spin-orbit resonance.
评论: 22页,10幅图,3张表格。《伊卡洛斯》,即将发表
主题: 地球与行星天体物理学 (astro-ph.EP)
引用方式: arXiv:0908.3912 [astro-ph.EP]
  (或者 arXiv:0908.3912v1 [astro-ph.EP]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0908.3912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016/j.icarus.2009.08.006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Alexandre Correia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三, 2009 年 8 月 26 日 22:17:48 UTC (197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astro-ph.EP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09-08
切换浏览方式为:
astro-ph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