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太阳与恒星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10年8月31日
]
标题: HII区周围支柱形成的详细数值模拟
标题: Detail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the Formation of Pillars around HII-regions
摘要: 我们研究了分子云的湍流结构演化,在附近大质量恒星发出的电离辐射影响下,利用iVINE代码进行了高分辨率参数研究。温度设定为10 K或100 K,平均数密度为100 cm⁻³ 或 300 cm⁻³。此外,湍流速度从马赫数1.5变化到12.5,主驱动尺度在1 pc到8 pc之间。我们通过一个数量级的变化调整电离通量。在我们的模拟中,电离辐射增强了初始湍动的密度分布,从而自然地形成了与HII区相邻的柱状结构。这些结构的尖端经常发生引力坍缩。我们发现湍动冷云的初始状态与形成结构的最终形态和物理属性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柱状结构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马赫数4到10之间。只有当高密度未电离气体与即将被电离的气体之间的初始密度对比小于热气体与冷气体之间的温度对比时,结构和相应的恒星才会形成。柱状结构的密度由热气与冷气之间的压力平衡决定。对模拟的详细分析表明,形成的细长丝状结构的复杂动力学和几何结构以令人印象深刻的程度反映了观测到的柱状结构。此外,我们发现观测到的视线速度可以明确区分不同的形成机制。将当前模拟结果与先前结果及最近的观测进行比较后,我们得出结论,例如,M16中的“创生之柱”是由这里提出的机制形成,而不是由预存团块的辐射驱动塌缩形成。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