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高能天体物理现象
[提交于 2014年3月17日
(v1)
,最后修订 2014年6月17日 (此版本, v2)]
标题: 活动星系核内 jets 的弥散中微子强度:外部光子场和耀变体序列的影响
标题: Diffuse Neutrino Intensity from the Inner Jets of Active Galactic Nuclei: Impacts of External Photon Fields and the Blazar Sequence
摘要: 我们研究射电明亮活动星系核(AGN)内 jets 中高能中微子的产生,考虑到外部光子场和耀变体序列的影响。 我们表明,产生的弥散中微子强度主要由宿主类星体的耀变体主导,特别是平谱射电类星体,并且如果 AGN 内 jets 是超高能宇宙射线(UHECR)源,则由于与宽线和尘埃辐射的光核相互作用导致的 PeV-EeV 中微子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目标光子来自 Ly$\alpha$发射,它们的中微子谱在 PeV 能量附近具有截止特征。 由于尘埃环提供的红外光子,除非质子谱指数比 2.5 更陡,或者最大质子能量为$\lesssim100$PeV,否则 PeV 以上的中微子谱太硬,无法与 IceCube 数据一致。 因此,简单的模型难以解释 IceCube 数据。 为了使耀变体的累积中微子强度超过$\sim{10}^{-8}~{\rm GeV}~{\rm cm}^{-2}~{\rm s}^{-1}~{\rm sr}^{-1}$,其局部宇宙射线能量生成率将比局部 UHECR 辐射度大$\sim10-100$倍,但与平均伽马射线耀变体辐射度相当。 有趣的是,未来的探测器如 Askaryan Radio Array 即使在更保守的情况下也能探测到$\sim0.1-1$EeV 中微子,使我们能够间接检验 UHECR 在内 jets 中产生的假设。 我们发现,射电明亮 AGN 的弥散中微子强度由伽马射线光度为$\gtrsim10^{48}~{\rm erg}~{\rm s}^{-1}$的耀变体主导,它们的$\sim1-100$PeV 中微子到达方向与 Fermi 探测到的明亮耀变体相关。
当前浏览上下文:
astro-ph.HE
切换浏览方式为: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