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地球与行星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16年12月1日
(v1)
,最后修订 2016年12月3日 (此版本, v2)]
标题: 约2米直径的近地小行星2015 TC25的物性特征:可能来自E型小行星(44)努萨的一块巨石
标题: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2-meter Diameter Near-Earth Asteroid 2015 TC25: A possible boulder from E-type Asteroid (44) Nysa
摘要: 近地小行星(直径>20米)很有趣,因为它们是地球收集的陨石的前身。 理解我们的大气层过滤低强度撞击物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这些近地小行星的物理特性。 过去,由于在近距离飞掠地球之前难以探测到它们,对小近地天体的特征化一直是一项挑战。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地面光学、近红外和雷达设备,在2015年10月一颗距离地球69,000英里的近地小行星2015 TC25飞掠地球时对其进行了物理特征分析。 我们的观测表明,其表面成分与奥伯恩陨石相似,这是一种罕见的高反照率分异型陨石。 奥伯恩陨石仅占地球陨石收集中的所有已知陨石的0.14%。 2015 TC25的自转速度也非常快,旋转周期为133秒。 我们将2015 TC25的光谱和动力学特性与其他天体进行比较,并发现内主小行星带中直径70公里的E型小行星(44)Nyssa是最有可能的来源天体。 我们认为这两个天体在光谱斜率上的差异是由于2015 TC25表面缺乏风化层。 利用E型小行星(50-60%)的反照率,我们进一步将2015 TC25的直径精炼为2米,使其成为有史以来被表征过的最小的近地小行星之一。
当前浏览上下文:
astro-ph.EP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