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1703.00520v2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网络与互联网架构

arXiv:1703.00520v2 (cs)
[提交于 2017年3月1日 (v1) ,最后修订 2017年9月11日 (此版本, v2)]

标题: 地理双曲路由和寻址方案

标题: Geohyperbolic Routing and Addressing Schemes

Authors:Ivan Voitalov, Rodrigo Aldecoa, Lan Wang, Dmitri Krioukov
摘要: 在任何电信网络中,特别是物联网(IoT)网络中,路由的关键要求是可扩展性。 路由必须能够在网络中的任何源和目的之间传输数据包,而不会产生随着网络规模和动态性增加而迅速增长的不可管理的路由开销。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地址方案和一种耦合的网络拓扑设计方案,以保证基本最优的路由可扩展性。 FIB 大小尽可能小,等于节点拥有的邻接数量,同时路由控制开销被最小化,即使在网络发生灾难性故障时,也几乎不交换路由控制消息。 这些优势的代价是网络拓扑不能是任意的,而应遵循特定的设计,从而形成类似互联网的拓扑结构。 所提出的方案可以最容易地部署在覆盖网络中,也可以在其他网络部署中使用,其中可以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并且网络拓扑可以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扩展。
摘要: The key requirement to routing in any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especially in Internet-of-Things (IoT) networks, is scalability. Routing must route packets between any source and destination in the network without incurring unmanageable routing overhead that grows quickly with increasing network size and dynamics. Here we present an addressing scheme and a coupled network topology design scheme that guarantee essentially optimal routing scalability. The FIB sizes are as small as they can be, equal to the number of adjacencies a node has, while the routing control overhead is minimized as nearly zero routing control messages are exchanged even upon catastrophic failures in the network. The key new ingredient is the addressing scheme, which is purely local, based only on geographic coordinates of nodes and a centrality measure, and does not require any sophisticated non-local computations or global network topology knowledge for network embedding. The price paid for these benefits is that network topology cannot be arbitrary but should follow a specific design, resulting in Internet-like topologies. The proposed schemes can be most easily deployed in overlay networks, and also in other network deployments, where geolocation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nd where network topology can grow following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评论: 6页,1图
主题: 网络与互联网架构 (cs.NI) ; 物理与社会 (physics.soc-ph)
ACM 类: C.2.1; C.2.2
引用方式: arXiv:1703.00520 [cs.NI]
  (或者 arXiv:1703.00520v2 [cs.NI]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1703.00520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CCR), vol. 47, issue 3, p. 11-18, July 2017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145/3138808.3138811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Ivan Voitalov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三, 2017 年 3 月 1 日 21:39:00 UTC (76 KB)
[v2] 星期一, 2017 年 9 月 11 日 04:23:09 UTC (142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NI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17-03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physics
physics.soc-ph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