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高能天体物理现象
            [提交于 2018年4月3日
            
            
            
            ]
          
          标题: 钱德拉对M 31核球球状星团恒星X射线发射率的研究
标题: A Chandra Study of The Stellar X-ray Emissivity of Globular Clusters in M\,31 Bulge
摘要: X射线发射率(即单位恒星质量的光度)是球状星团动力学演化历史的重要指标。 基于深度档案中的\textit{钱德拉}观测数据,我们报告了44个球状星团(GCs)在M 31核球中的0.5-8 keV光度$L_{\rm X} \lesssim 10^{35} {\rm~erg~s^{-1}}$的堆叠分析,这些星团被认为主要由灾难性变星(CVs)和日冕活动双星(ABs)主导。 我们在0.5-8 keV波段在$5\sigma$级别上获得了显著检测。 每个GC的平均X射线光度和平均X射线发射率分别确定为$5.3 \pm 1.6\times10^{33}\rm~erg~s^{-1}$和$13.2\pm4.3\times10^{27}\rm~erg~{\rm s^{-1}~M^{-1}_{\odot}}$。 这两个值都与银河系球状星团(MW GCs)的值一致。 此外,M31球状星团的测量发射率也与银河系场星一致。 大质量球状星团的X射线光度略高于小质量的星团。 大质量球状星团的发射率($4.5\pm 2.4\times10^{27}{\rm~erg~s^{-1}~M^{-1}_{\odot}}$)也低于小质量星团($15.0\pm 7.8\times10^{27}{\rm~erg~s^{-1}~M^{-1}_{\odot}}$),这与CVs和ABs的前身在大质量球状星团中通过恒星相遇更有效地被破坏的情景一致。 未发现X射线发射率与球状星团颜色或球状星团投影银河中心距离之间的依赖关系。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