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星系的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21年12月23日
]
标题: 显而易见的隐藏:UVIT和MUSE发现一个大而弥散的恒星形成星系
标题: Hidden in Plain Sight: UVIT and MUSE Discovery of a Large, Diffuse Star-Forming Galaxy
摘要: 我们报告发现了一个附近的大型、弥散的星系,该星系显示出恒星形成,使用了远紫外成像望远镜(UVIT)的紫外观测数据,多单元光谱巡天探测器(MUSE)和暗能量相机遗产调查(DECaLS)的存档光学数据,以及红外巡天设施(IRSF)的近红外观测数据。由于该星系与背景星系NGC 6902A重叠,之前未被检测到。它们被错误地分类为一个相互作用系统。NGC 6902A的红移为0.05554,但MUSE观测表明相互作用的尾部是一个单独的恒星形成前景星系,其红移为0.00980。我们将新发现的星系称为UVIT J202258.73-441623.8(UVIT J2022)。近红外观测显示,UVIT J2022的恒星质量为8.7$\times$10$^{8}$M$_{\odot}$。其内部盘(R$<$4 kpc)显示出正在进行的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紫外和H$\alpha$发射。盘的其余部分亮度极低,恒星表面密度低,并延伸到半径为R$\sim$9 kpc。速度和金属丰度分布图以及恒星形成历史表明,UVIT J2022经历了三次恒星形成爆发。最近一次爆发仍在持续,这由其内部盘中广泛存在的H$\alpha$和紫外发射所支持。该星系在远紫外中显示出斑块状的旋臂,并且沿着类似棒状特征的区域存在金属丰度增强。因此,UVIT J2022是弥散星系中触发恒星形成的独特例子,导致了其内部恒星盘的增长。 我们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可能性,即(i)可能存在类似的弥散星系,由于它们的叠加而被错误地解释为相互作用的星系,以及(ii)紫外线或H$\alpha$可能是检测我们本地宇宙中此类弥散星系的一种方法。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