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宇宙学与非星系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23年1月24日
]
标题: 用超新星、类星体和伽马射线暴限制耦合常数的变化
标题: Constraining Coupling Constants' Variation with Supernovae, Quasars, and GRBs
摘要: 狄拉克于1937年提出了从他的大数假设推导出的耦合常数的变化。 自此之后,人们一直努力通过各种方法来限制这些变化。 我们简要讨论了几种用于此目的的方法,主要关注超新星Ia型(SN Ia)、类星体和伽马射线暴(GRB)作为宇宙探针以确定宇宙距离。 超新星Ia型被认为是最佳的标准烛光,因为它们的固有亮度可以从其光曲线中精确测定。 然而,它们仅被观测到大约红移$z=2.3$,大多数在$z<1.5$。 类星体是宇宙中最亮的非瞬变天体。 它们已被观测到$z=7.5$。 某些类型的类星体可以足够好地校准以便用作标准烛光,但与SN Ia相比,它们的固有亮度不确定性更高。 GRB比类星体更亮,被观测到$z=9.4$。 它们的辐射持续时间从几十毫秒到几分钟,少数情况下会持续几个小时。 然而,它们作为标准烛光的校准难度甚至超过了类星体。 如果标准烛光的固有亮度受到耦合常数动态变化的影响,会发生什么? 本文利用我们之前发现的速度光速c、引力常数G、普朗克常数h和玻尔兹曼常数k的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G\thicksim c^{3}\thicksim h^{3}\thicksim k^{3/2}$,并通过 SN Ia、类星体和GRB 的观测数据$(\dot{G}/G)_{0}=3(\dot{c}/c)_{0}=(\dot{h}/h)_{0}=1.5 (\dot{k}/k)_{0}=5.4H_{0} =3.90(\pm 0.04)\times 10^{-10} yr^{-1}$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此外,我们展示出这种协变耦合常数模型可能比标准的{\Lambda }CDM模型更适合使用类星体和伽马射线暴作为标准烛光,并预测伽马射线暴的质量按$((1+z)^{1/3}-1)$比例缩放。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