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星系的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23年10月31日
]
标题: 活动星系核中的覆盖因子:演化与选择
标题: Covering factor in AGNs: evolution versus selection
摘要: 在所有针对活动星系核(AGN)的统一模型方案中,一个关键要素是存在以环状结构分布的核区尘埃。在此背景下,一个至关重要的模型参数是覆盖因子(CF),定义为尘埃环的红外光度 $L_{\rm IR}$ 与吸积盘总辐射光度 $L_{\rm agn}$ 的比值。 本研究旨在确定覆盖因子的演化是否真实存在,或者选择效应对其有显著影响。 基于来自五大主要巡天项目(SDSS、GALEX、UKIDSS、WISE、SPITZER)的交叉匹配多波段测光数据,我们得到了一个包含近2000个类星体的样本。 类星体的主要参数,如黑洞质量及爱丁顿比率,是根据光谱数据计算得出的。 数据被分为两个红移区间:低红移 $z$ (约 \( z \sim 1 \))和高红移 $z$ (约 \( z \sim 2 \))类星体。 我们发现 WISE W4 滤光片的精度存在问题。 在可行的情况下,建议使用 SPITZER MIPS 24 \($\mu$\mu m \) 数据。 对于质量最高的斯皮策数据,计算得到的中位数 CF 值在误差范围内是可比较的,即$\log$CF$_{\textrm{low}-z} = -0.19\pm 0.11$和$\log$ CF$_{\textrm{high}-z}= -0.18\pm 0.11$。 Efron 和 Petrosian 检验确认了两者在红移过程中都存在光度演化,即$L_{\rm IR}$和 $L_{\rm agn}$。 低质量的$z$和高质量的$z$样本显示出$L_{\rm agn}$和$L_{\rm IR}$之间相似的相关性。 在高 SMBH 质量或高光度的类星体子样本中,未观察到 CF 的明显演化。 $L_{\rm IR}$和$L_{\rm agn}$之间的关系略微偏离预期的 1:1 比例关系。 然而,在整个数据集中无法声称 CF 对光度有统计上显著的依赖性。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