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地球与行星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24年7月22日
(v1)
,最后修订 2024年11月12日 (此版本, v2)]
标题: PLATO探测银河系恒星种群中的系外行星:估计FGK星在薄盘、厚盘和恒星晕中的系外行星产量
标题: Exoplanets Across Galactic Stellar Populations with PLATO: Estimating Exoplanet Yields Around FGK Stars for the Thin Disk, Thick Disk and Stellar Halo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即将开展的PLATO任务在不同银河环境中的恒星周围调查系外行星种群的潜力,特别关注银河系薄盘、厚盘和恒星晕。 我们旨在量化PLATO在每种环境中探测行星的能力,并确定这些观测如何约束行星形成模型。 从全天空PLATO输入星表出发,我们将240万颗FGK型恒星根据运动学特征分类到各自的银河成分中。 对于长观测时间的LOPS2和LOP N1 PLATO区域中的子样本恒星,我们使用新一代行星种群合成(NGPPS)数据集来估算行星出现率。 将这些估计值与PLATO检测效率模型相结合,我们预测了在标准2+2年任务期间每种银河环境中预期的行星产量。 根据我们的分析,PLATO很可能在α元素富集的厚盘恒星周围探测到至少400颗系外行星。 其中大部分行星预计为超级地球和亚海王星,半径在2至10倍地球半径之间,轨道周期在2至50天之间,适合研究半径空隙与恒星化学成分之间的联系。 对于金属贫乏的晕,PLATO可能探测到1至80颗行星,轨道周期在10至50天之间,这取决于行星形成是否存在金属度阈值。 PLATO区域中包含超过3,400颗潜在目标恒星,其[Fe/H] < -0.6,这将有助于改善我们对金属贫乏恒星周围行星的理解。 我们识别出一个特定的目标列表,共47颗(运动学分类的)晕星,在高优先级、高信噪比的PLATO P1样本中,这为在金属贫乏环境中寻找行星提供了绝佳机会。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