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astro-ph > arXiv:2504.02303v2

帮助 | 高级搜索

天体物理学 > 宇宙学与非星系天体物理学

arXiv:2504.02303v2 (astro-ph)
[提交于 2025年4月3日 (v1) ,最后修订 2025年6月23日 (此版本, v2)]

标题: 通过质量分离在两组分自相互作用暗物质模型中多样化晕结构

标题: Diversifying halo structures in two-component self-interacting dark matter models via mass segregation

Authors:Daneng Yang, Yue-Lin Sming Tsai, Yi-Zhong Fan
摘要: 自相互作用暗物质(SIDM)通过由弹性自散射驱动的重力热演化,为观察到的内部晕密度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一种质量比为同一数量级的两组分暗物质模型中的SIDM动力学,这一模型受到不对称暗物质框架的启发,可以自然地避开残留丰度和媒介子衰变的约束,同时实现强的、与速度相关的自相互作用。 我们表明,跨组分的散射显著增强了质量分离,促使形成致密的、类似核心坍缩的晕。 这种效应自然地与SIDM引起的多样性相结合,引入了一种生成结构变化的新机制,超越了仅由重力热演化产生的变化。 我们的结果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通过允许中心密度的变化来调和SIDM与小尺度观测矛盾,同时保持生成多样化晕结构的灵活性。 我们进一步指出,晕结构的多样性可能作为暗物质成分的诊断工具,为SIDM的粒子性质开辟了一个新的观测窗口。
摘要: Self-interacting dark matter (SIDM), through gravothermal evolution driven by elastic self-scatterings, offers a compelling explanation for the observed diversity of inner halo densities. In this work, we investigate SIDM dynamics in a two-component dark matter model with mass ratios of order unity, motivated by an asymmetric dark matter framework that naturally evades constraints from relic abundance and mediator decay, while enabling strong, velocity-dependent self-interactions. We show that cross-component scatterings significantly enhance mass segregation, driving the formation of dense, core collapsed-like halos. This effect couples naturally to SIDM-induced diversity, introducing a new mechanism for generating structural variations beyond those arising from gravothermal evolution alone. Our results reveal a novel mechanism for reconciling SIDM with small-scale observational tensions by enabling shifts in central densities while preserving the flexibility to generate diverse halo structures. We further highlight that halo structural diversity may serve as a diagnostic of dark sector composition, opening a new observational window into the particle nature of SIDM.
评论: 10页,4张图。更正了拼写错误,扩展了引言
主题: 宇宙学与非星系天体物理学 (astro-ph.CO) ; 高能物理 - 现象学 (hep-ph)
引用方式: arXiv:2504.02303 [astro-ph.CO]
  (或者 arXiv:2504.02303v2 [astro-ph.CO]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4.02303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Daneng Yang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四, 2025 年 4 月 3 日 06:20:10 UTC (868 KB)
[v2] 星期一, 2025 年 6 月 23 日 08:43:30 UTC (870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astro-ph.CO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4
切换浏览方式为:
astro-ph
hep-ph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