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星系的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25年6月30日
]
标题: IllustrisTNG中超大质量盘的形成和演化
标题: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upermassive disks in IllustrisTNG
摘要: 超大质量盘状星系是引人注目的星系,它们的形成和演化仍然知之甚少。 它们包括各种各样的天体,从大的低表面亮度星系,如马林1号,到最壮观的超亮螺旋星系。 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其形成的物理机制,以及它们是否会是长寿命的天体,或者它们的质量是否会在一定时间内摧毁它们。 我们旨在利用最先进的磁流体动力学模拟IllustrisTNG-100来研究这些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我们将超大质量盘状星系定义为具有$\lambda / \sqrt{\varepsilon} \geq 0.31$或 0.71,并且恒星质量对数$_{10}M_\star/M_\odot > 10^{11}$的星系。 我们研究了这些星系所处的颜色、合并历史、活动星系核历史和环境。 超大质量盘状星系通常经历平静的合并历史,其中$48\%$在$z \leq 1$时没有经历显著的合并。 它们的恒星质量增长主要由恒星形成驱动,这与需要大量合并才能形成的椭圆星系不同。 此外,盘状星系经历的合并通常富含气体含量,无论它们是小规模还是大规模事件。 超大质量盘状星系存在于各种环境中,从孤立到星系团,其中$\sim 60\%$居住在孤立或低质量的星系群中,$\sim 25\%$居住在大质量的星系群中,而$\sim15\%$则位于星系团内部。 在研究在$z=0.5$选定的超大质量盘的演化时,我们发现当它们获得足够的质量时,它们保持盘状结构直到$z=0$的概率相对较高 ($\sim 60\%$)。 最后,尽管活动星系核显著影响星系中恒星形成的调节,但它不会直接改变它们的形态结构。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