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eess > arXiv:2507.10004

帮助 | 高级搜索

电气工程与系统科学 > 系统与控制

arXiv:2507.10004 (eess)
[提交于 2025年7月14日 ]

标题: 硬件测试与角度下垂控制的验证:分析与实验

标题: Hardware test and validation of the angular droop contro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

Authors:Taouba Jouini, Jan Wachter, Sophie An, Veit Hagenmeyer
摘要: 角度下垂控制是一种电网形成控制策略,它利用功率到角度下垂的概念,实现精确的频率同步,而无需严格区分一次和二次频率控制。 在本工作中,我们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智能能源系统控制实验室进行硬件实验,以测试和验证在两种不同测试场景下的低压电网的角度下垂控制。 首先,我们验证其在重大事件后(例如停电后)的电网形成能力,通过功率到角度下垂行为进行演示。 为此,我们提出了两种实现方案,这些方案分别依赖于调制信号的直接或间接驱动,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其次,我们研究了即插即用能力,即双转换器系统的局部稳定性和功率分配,并提供了适合的控制增益调节。 我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了硬件测试和验证对于直流/交流转换器控制的有用性,所涉及的实际挑战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摘要: The angular droop control is a grid-forming control strategy that exploits the idea of power-to-angle droop to achieve exact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with no stringent separa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frequency control. In this work, we conduct hardware experiments in the Smart Energy System Control Laboratory at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 to test and validate the angular droop control for low voltage power grids in two different test scenarios. First, we verify its grid-forming capabilities after a major event, e.g., following a blackout, demonstrated via power-to-angle droop behavior. For this, we propose two implementation schemes that rely either on direct or indirect actuation of the modulation signal and draw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Second, we investigate the plug-and-play capabilities, i.e., local stability and power sharing for a two-converter system and provide suitable tuning for the control gains. Our experimental findings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hardware test and validation for DC/AC converter control,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entailed and the proposed remedies.
主题: 系统与控制 (eess.SY)
引用方式: arXiv:2507.10004 [eess.SY]
  (或者 arXiv:2507.10004v1 [eess.SY]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7.10004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待注册)

提交历史

来自: Jan Wachter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一, 2025 年 7 月 14 日 07:36:32 UTC (4,882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eess.SY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7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SY
eess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