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02年9月3日
]
标题: 疏散星团 Tr 1 和 Be 11 的深紫外 BRI CCD 光度学研究
标题: A deep UVBRI CCD photometric study of open clusters Tr 1 and Be 11
摘要: 我们展示了年轻疏散星团 Tr 1 和 Be 11 的深度 $UBVRI$ CCD 光度学数据。Be 11 的 CCD 数据为首次获取。样本由 $\sim$ 1500 颗星组成,最暗达到 $V$ $\sim$ 21 星等。对恒星面密度径向分布的分析表明,Tr 1 和 Be 11 的半径值分别为 2.3 和 1.5 秒差距。成像星团区域内的星际消光似乎不均匀,对于 Tr 1 和 Be 11 分别具有平均值 $E(B-V)$ = 0.60$\pm$0.05 和 0.95$\pm$0.05 魔氏。 在两个星团中都存在$E(B-V)$的随机位置变化。 在 Be 11 星团中,随机位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HII 区域 (S 213) 的明显关联。 结合 Be 11 星团中的光学数据,2MASS$JHK$数据得出$E(J-K)$= 0.40$\pm$0.20 mag 和$E(V-K)$= 2.20$\pm$0.20 mag。 色余量图表明,在 Be 11 星团的方向上遵循正常的星际消光定律。 Tr 1 和 Be 11 的距离分别估计为 2.6$\pm$± 0.10 和 2.2$\pm$± 0.10 千秒差距 (Kpc),而根据明亮团簇成员拟合的理论恒星演化等年龄线表明,Tr 1 和 Be 11 的年龄分别为 40$\pm$± 10 和 110$\pm$± 10 百万年 (Myr)。 已针对场星污染和数据不完整性对两个团簇的质量函数进行了修正。 Tr 1 和 Be 11 的斜率$1.50\pm0.40$和$1.22\pm0.24$分别与萨尔皮特值一致。 两个团簇中观测到的质量分离可能是动力学演化或恒星形成过程的印记,或者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