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03年8月13日
]
标题: 超大质量盘的物理:形成与塌缩
标题: Physics of Supermassive Disks: Formation and Collapse
摘要: 超大质量盘被认为是超大质量黑洞的前身,这些黑洞被认为驱动了类星体,并存在于星系中心。 本文回顾了此类盘的形成场景,并指出与恒星动力学方案相比,气体动力学方案更为有利,尽管后者可能是黑洞增长的重要供料机制。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相似模型,用于描述由于辐射引起的应力导致的自引力盘坍缩,该模型适用于两种不同的情况:辐射粘性和康普顿拖拽。 发现仅由辐射粘性引起的坍缩时间尺度是哈勃时间的几分之一,即$\tau_\gamma \sim{\sigma_T c/ (m_p G)} ({L_{edd}/ L}) \simeq 6 \times 10^9$年,这表明坍缩可能很慢,而且在广义相对论效应占据主导之前,磁场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提出了一个自引力盘由于宇宙微波背景的康普顿拖拽而坍缩的模型,该模型在红移$1400>z\gsim 300$处被发现有效。 据提议,通过这一机制形成的较小的$\lsim 10^5 \Msun$物体可以在$z \sim 20$时通过动力学摩擦合并并聚集成高红移的类星体。 最后,作为最终坍缩前阶段的超大质量恒星(可能是超大质量盘阶段的产物)也进行了简要回顾。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