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astro-ph > arXiv:astro-ph/9809203

帮助 | 高级搜索

天体物理学

arXiv:astro-ph/9809203 (astro-ph)
[提交于 1998年9月16日 ]

标题: 极金属缺乏星中第一代超新星喷发遗迹的化石印记

标题: Fossil Imprint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Supernova Ejecta in Extremely Metal-Deficient Stars

Authors:Toshikazu Shigeyama, Takuji Tsujimoto
摘要: 利用不同前身星质量的理论核心坍缩超新星模型的核合成计算结果表明,极度金属缺乏星([Fe/H] < -2.5)中观测到的C、Mg、Si、Ca和H的丰度分布模式与第一代超新星遗迹(SNRs)中观测到的分布模式一致。这表明大多数[Fe/H] < -2.5的恒星是由单个超新星(SN)事件形成的。 为了获得重元素与氢的比例,推导出一个公式来估算当超新星遗迹(SNR)发生在具有原始丰度的星际物质中时,被扫过的氢的质量。 我们使用[Mg/H]来表示金属丰度,而不是[Fe/H]。 这些SNRs预测的金属丰度[Mg/H]范围从约-4到约-1.5,且超新星中Mg的质量与其前身星的质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因此,极度金属缺乏星中的观测[Mg/H]与前身星的质量相对应。 较大的[Mg/H]对应于较大的前身星质量。 因此,所谓的“年龄-金属丰度关系”不适用于[Fe/H] < -2.5的恒星。 相比之下,理论上SNRs中的[Mg/Fe]比值趋势与极度金属缺乏星中的不同。 还显示了[Mg/Fe]的观测趋势可以预测每个SN的Fe产额,前提是[Mg/H]与前身星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已知。 由此得到的Fe产额与来自超新星光变曲线分析得出的结果一致。 这表明在超新星爆炸开始或质量截断建模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摘要: Using results of nucleosynthesis calculations for theoretical core-collapse supernova models with various progenitor's masses, it is shown that abundance patterns of C, Mg, Si, Ca, and H seen in extremely metal-deficient stars with [Fe/H] < -2.5 follow those seen in the individual first generation supernova remnants (SNRs). This suggests that most of the stars with [Fe/H] < -2.5 were made from individual supernova (SN) events. To obtain the ratio of heavy elements to hydrogen, a formula is derived to estimate the mass of hydrogen swept up by a SNR when it occurs in the interstellar matter with the primordial abundances. We use [Mg/H] to indicate the metallicities instead of [Fe/H]. The metallicities [Mg/H] predicted from these SNRs range from ~-4 to ~-1.5 and the mass of Mg in a SN is well correlated with its progenitor's mass. Thus the observed [Mg/H] in an extremely metal deficient star has a correspondence to the progenitor's mass. A larger [Mg/H] corresponds to a larger progenitor's mass. Therefore, so called `age-metallicity relation' does not hold for stars with [Fe/H] < -2.5. In contrast, the [Mg/Fe] ratios in the theoretical SNRs have a different trend from those in extremely metal-deficient star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observed trend of [Mg/Fe] can predict the Fe yield of each SN given the correspondence of [Mg/H] to the progenitor's mass. The Fe yields thus obtained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derived from SN light curve analys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still a problem in modelling a core-collapse supernova at its beginning of explosion or mass cut.
评论: 6页,4幅图,1张表;已被《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接受发表
主题: 天体物理学 (astro-ph)
引用方式: arXiv:astro-ph/9809203
  (或者 arXiv:astro-ph/9809203v1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astro-ph/9809203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086/311699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Toshikazu Shigeyama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三, 1998 年 9 月 16 日 05:31:44 UTC (35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astro-ph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1998-09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