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nucl-th > arXiv:nucl-th/9809045v1

帮助 | 高级搜索

核理论

arXiv:nucl-th/9809045v1 (nucl-th)
[提交于 1998年9月15日 ]

标题: 旋转核平均场描述中破缺的D2对称性的恢复

标题: Restoration of the Broken D2-Symmetry in the Mean Field Description of Rotating Nuclei

Authors:F. Dönau, Jing-ye Zhang, L.L. Riedinger
摘要: 在转动带中观察到的 signature 效应是由于固有的 D2 对称性。当核自旋的倾斜(非主轴)取向变得稳定时,平均场 cranking 近似自然会打破这种对称性。双峰势能曲面上两个与对称相关的极小值之间的可能隧穿现象表现为转动带的典型分支。我们通过在选定的一组倾斜和非倾斜 cranking准粒子态内对核哈密顿量进行对角化来描述这个所有核子都参与的多体过程。这种微观方法能够恢复被打破的 D2 对称性,并重现与对称相关的 HFB 态之间的量子涨落,这些涨落表现为带能量的分裂以及平行的带内 M1 跃迁的交错。
摘要: Signature effects observed in rotational bands are a consequence of an inherent D2-symmetry. This symmetry is naturally broken by the mean field cranking approximation when a tilted (non-principal) axis orientation of the nuclear spin becomes stable. The possible tunneling forth and back between the two symmetry-related minima in the double-humped potential-energy surface appears as a typical bifurcation of the rotational band. We describe this many-body process in which all nucleons participate by diagonalizing the nuclear Hamiltonian within a selected set of tilted and non-tilted cranking quasiparticle states. This microscopic approach is able to restore the broken D2 symmetry and reproduce the quantum fluctuations between symmetry- related HFB states which emerge as splitting of the band energies and in parallel staggering in intraband M1 transitions.
评论: 9页,4幅图
主题: 核理论 (nucl-th)
引用方式: arXiv:nucl-th/9809045
  (或者 arXiv:nucl-th/9809045v1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nucl-th/9809045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Phys.Lett. B450 (1999) 313-319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016/S0370-2693%2899%2900180-X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Friedrich Doenau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1998 年 9 月 15 日 09:32:39 UTC (20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nucl-th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1998-09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