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physics > arXiv:2011.04398

帮助 | 高级搜索

物理学 > 等离子体物理

arXiv:2011.04398 (physics)
[提交于 2020年11月9日 ]

标题: 使用400 GeV/c质子生成超密集对束

标题: Generating ultra-dense pair beams using 400 GeV/c protons

Authors:C. D. Arrowsmith, N. Shukla, N. Charitonidis, R. Boni, H. Chen, T. Davenne, D. H. Froula, B. T. Huffman, Y. Kadi, B. Reville, S. Richardson, S. Sarkar, J. L. Shaw, L. O. Silva, R. M. G. M. Trines, R. Bingham, G. Gregori
摘要: 一种之前未被探索的实验方案被提出,用于利用HiRadMat和CERN的AWAKE设施提供的400 GeV/c质子生成低发散、超密集、相对论性电子-正电子束。初步的蒙特卡罗和粒子模拟表明,生成包含$10^{13}-10^{14}$个电子-正电子对的束流是可能的,其密度足够高以驱动无碰撞束-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这些不稳定性预计将在磁场生成及相关相对论天体物理现象的辐射特征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电子-正电子束是准中性的,在所有维度上的尺寸都超过几个皮层深度,从而首次能够检查横向和纵向不稳定性模式之间的竞争对磁场增长的影响。此外,所提出的方案允许控制束流中强子与电子-正电子对的相对密度,使得可以探索不同天体物理环境的参数空间。
摘要: A previously unexplored experimental scheme is presented for generating low-divergence, ultra-dense, relativistic, electron-positron beams using 400 GeV/c protons available at facilities such as HiRadMat and AWAKE at CERN. Preliminary Monte-Carlo and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y of generating beams containing $10^{13}-10^{14}$ electron-positron pairs at sufficiently high densities to drive collisionless beam-plasma instabilities, which are expec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and the related radiation signatures of relativistic astrophysical phenomena. The pair beams are quasi-neutral, with size exceeding several skin-depths in all dimensions, allow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competition between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instability modes on the growth of magnetic fields. Furthermore, the presented scheme allow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ontrolling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hadrons to electron-positron pairs in the beam, making it possible to explore the parameter spaces for different astrophysical environments.
主题: 等离子体物理 (physics.plasm-ph) ; 高能天体物理现象 (astro-ph.HE); 高能物理 - 现象学 (hep-ph)
引用方式: arXiv:2011.04398 [physics.plasm-ph]
  (或者 arXiv:2011.04398v1 [physics.plasm-ph]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011.04398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Phys. Rev. Research 3, 023103 (2021)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Research.3.023103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Charles Arrowsmith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一, 2020 年 11 月 9 日 12:59:37 UTC (2,031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hep-ph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0-11
切换浏览方式为:
astro-ph
astro-ph.HE
physics
physics.plasm-ph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