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astro-ph > arXiv:0902.0736

帮助 | 高级搜索

天体物理学 > 宇宙学与非星系天体物理学

arXiv:0902.0736 (astro-ph)
[提交于 2009年2月4日 ]

标题: 0.7<z<1.9的全球恒星形成率密度

标题: Global Star Formation Rate Density over 0.7<z<1.9

Authors:Hyunjin Shim, James Colbert, Harry Teplitz, Alaina Henry, Mattew Malkan, Patrick McCarthy, Lin Yan
摘要: 我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近红外相机和多目标光谱仪(HST-NICMOS)光栅光谱观测中识别出的发射线选择星系,在0.7<z<1.9范围内确定了宇宙恒星形成率密度。在整个哈勃空间望远镜第12周期和第13周期中以纯平行模式观测,我们的巡天覆盖了约104平方角分区域,从中选出了80个可能具有红移Ha发射线的星系。在若干情况下,还检测到相对较弱的[OIII]双线发射。发射线星系样本的Ha亮度范围为4.4 x 10^41 < L(Ha) < 1.5 x 10^43 erg/s。在这个范围内,亮度函数可以用一个Schechter函数很好地描述,其中phi* = (4.24\pm 3.55) x 10^-3 Mpc^-3,L* = (2.88\pm 1.58) x 10^42 erg/s,alpha = -1.39\pm 0.43。未考虑消光校正的情况下,在z=1.4时得到的体积平均恒星形成率密度为0.138\pm 0.058 Msun/yr/Mpc3。将红移范围细分后,我们在z=1.1处发现恒星形成率密度为0.088\pm 0.056 Msun/yr/Mpc3,在z=1.6处发现为0.265\pm 0.174 Msun/yr/Mpc3。当应用相同的平均消光校正时,总体恒星形成率密度与以往使用Ha的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宇宙恒星形成的峰值出现在z>1.5。
摘要: We determine the global star formation rate density at 0.7<z<1.9 using emission-line selected galaxies identified in Hubble Space Telescope Near Infrared Camera and Multi-Object Spectrograph (HST-NICMOS) grism spectroscopy observations. Observing in pure parallel mode throughout HST Cycles 12 and 13, our survey covers ~104 arcmin2 from which we select 80 galaxies with likely redshifted Ha emission lines. In several cases, a somewhat weaker [OIII] doublet emission is also detected. The Ha luminosity range of the emission-line galaxy sample is 4.4 x 10^41 < L(Ha) < 1.5 x 10^43 erg/s. In this range, the luminosity function is well described by a Schechter function with phi* = (4.24\pm3.55) x 10^-3 Mpc^-3, L* = (2.88\pm1.58) x 10^42 erg/s, and alpha = -1.39\pm0.43. We derive a volume-averaged star formation rate density of 0.138\pm0.058 Msun/yr/Mpc3 at z=1.4 without an extinction correction. Subdividing the redshift range, we find star formation rate densities of 0.088\pm0.056 Msun/yr/Mpc3 at z=1.1 and 0.265\pm0.174 Msun/yr/Mpc3 at z=1.6. The overall star formation rate density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using Ha when the same average extinction correction is applied, confirming that the cosmic peak of star formation occurs at z>1.5.
评论: 已被接受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报》(ApJ)
主题: 宇宙学与非星系天体物理学 (astro-ph.CO)
引用方式: arXiv:0902.0736 [astro-ph.CO]
  (或者 arXiv:0902.0736v1 [astro-ph.CO]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0902.0736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Astrophys.J.696:785-796,2009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088/0004-637X/696/1/785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Hyunjin Shim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三, 2009 年 2 月 4 日 15:37:10 UTC (594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astro-ph.CO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09-02
切换浏览方式为:
astro-ph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