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宇宙学与非星系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10年6月1日
(v1)
,最后修订 2011年3月28日 (此版本, v2)]
标题: Tully-Fisher 关系的层次构建
标题: The hierarchical build-up of the Tully-Fisher relation
摘要: 我们利用半解析模型GalICS预测了B波段、I波段以及首次在K波段的Tully-Fisher关系及其随红移的演化,直到z~1。 我们改进了盘星系旋转速度的确定方法,采用了旋转曲线的动力学公式,而不是简单地从总质量到最大速度的转换。 新的公式考虑了盘面形状因子以及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发生的角动量转移,这些过程导致了凸起的形成。 这使得模型的旋转速度比大多数螺旋星系低约20-25%。 我们引入了包含完全处理TP-AGB的恒星群体模型,这导致了近红外光度质量比的修订。 在红移z=0时,I/K波段的光度增加了约0.3/0.5个星等,在z=3时增加了约0.5/1个星等。 有了这两个新的公式,红移在0到1之间的光学和近红外一系列数据集与预测的Tully-Fisher关系的比较被用作诊断模型中螺旋星系的组装和演化。 在0.4<z<1.2之间,新模型与数据的匹配非常出色,尤其是在较晚类型的螺旋星系(Sb/Sc)中。 在z=0时,新模型相对于2003年的原始版本显示出显著改善,并且与近期K波段观测结果一致,模型的Tully-Fisher关系也显示出形态上的分化。 然而,在所有波段,z=0的模型Tully-Fisher关系显得过于明亮。 我们认为这种行为是由低红移模型星系中不适当的恒星形成历史引起的。 由于持续的气体流入未能有效抑制,恒星形成速率下降得太慢。 对模型盘尺度长度的分析,与观测结果不符,暗示暗物质晕内盘形成建模中存在一些缺失的物理过程。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