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physics > arXiv:1103.2057v2

帮助 | 高级搜索

物理学 > 物理的历史与哲学

arXiv:1103.2057v2 (physics)
[提交于 2011年3月10日 (v1) ,最后修订 2011年3月14日 (此版本, v2)]

标题: 126 关于地球运动的论点,由乔瓦尼·巴蒂斯塔·里乔利在其1651年的《新天文学大成》中提出

标题: 126 Arguments Concerning the Motion of the Earth, as presented by Giovanni Battista Riccioli in his 1651 Almagestum Novum

Authors:Christopher M. Graney
摘要: 165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乔瓦尼·巴蒂斯塔·里乔利在他的《新天文学大成》中发表了一篇关于天文学的巨著,共1500页,讨论了126个支持和反对日心说的论点(49个支持,77个反对)。 这里对每个论点进行了概述,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通过里乔利的126个论点来看,关于日心说的争论显得生动且确实类似于现代的科学争论。 双方都提出了有说服力的论点和反驳。 宗教论点在争论中起着次要作用;而仔细、可重复的实验则起着主要作用。 对里乔利来说,反日心说的论点更有分量,基于几个关键论点,而日心说的支持者对此没有好的回应。 这些包括基于望远镜观测恒星的论点,以及目前所谓的“科里奥利效应”现象的明显缺失;这两点都被历史记录忽略了(历史记录描绘的126个论点与实际并不相符)。 鉴于1651年可用的科学知识,地日心说显然具有真正的力量,但里乔利将其仅视为“最不荒谬”的现有模型——也许类似于今天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而不是一个完全连贯的理论。 里乔利的工作揭示了天文学史上一个引人入胜的部分,并突显了他那个时代科学家的能力。
摘要: In 1651 the Italian astronomer Giovanni Battista Riccioli published within his Almagestum Novum, a massive 1500 page treatise on astronomy, a discussion of 126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he Copernican hypothesis (49 for, 77 against). A synopsis of each argument is presented here, with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Seen through Riccioli's 126 arguments, the debate over the Copernican hypothesis appears dynamic and indeed similar to more modern scientific debates. Both sides present good arguments as point and counter-point. Religious arguments play a minor role in the debate; careful, reproducible experiments a major role. To Riccioli, the anti-Copernican arguments carry the greater weight, on the basis of a few key arguments against which the Copernicans have no good response. These include arguments based on telescopic observations of stars, and on the apparent absence of what today would be called "Coriolis Effect" phenomena; both have been overlooked by the historical record (which paints a picture of the 126 arguments that little resembles them). Given the available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1651, a geo-heliocentric hypothesis clearly had real strength, but Riccioli presents it as merely the "least absurd" available model - perhaps comparable to the Standard Model in particle physics today - and not as a fully coherent theory. Riccioli's work sheds light on a fascinating piece of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and highlights the competence of scientists of his time.
评论: 130页,17图(v2在论点A41中补充了缺失的原文,并更正了一些排版错误)
主题: 物理的历史与哲学 (physics.hist-ph)
引用方式: arXiv:1103.2057 [physics.hist-ph]
  (或者 arXiv:1103.2057v2 [physics.hist-ph]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1103.2057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volume 43 (2012), pages 215-226

提交历史

来自: Christopher Graney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四, 2011 年 3 月 10 日 15:18:42 UTC (5,474 KB)
[v2] 星期一, 2011 年 3 月 14 日 14:09:57 UTC (5,475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physics.hist-ph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11-03
切换浏览方式为:
physics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