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宇宙学与非星系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13年1月31日
(v1)
,最后修订 2013年4月4日 (此版本, v2)]
标题: 冷暗物质微晕的密度分布及其对湮灭增强因子的影响
标题: Density Profiles of CDM Microhalo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Annihilation Boost Factors
摘要: 在一个标准的冷暗物质(CDM)宇宙学中,处在CDM截止尺度上的微晕是预期在宇宙中首先形成且最小的结构。 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接近地球质量的微晕高分辨率模拟结果,以确定它们的内部密度分布。 我们发现,在功率谱没有截止的CDM模拟中,这些微晕的内部密度分布大致遵循NFW密度分布,就像在星系和星系团尺度上大得多的CDM晕一样。 但是,如果初始功率谱在典型的中性子自由流尺度($10^{-7} M_{\odot}$)上有截止,则它们的内部密度分布会变得明显更陡峭,即$\rho \propto r^{-(1.3-1.4)}$,这与石山等人(2010年)的结果非常一致。 将晕质量和亚晕质量函数外推到截止尺度表明,微晕在整个当前的暗物质分布中极为丰富,并可能对间接探测暗物质信号做出显著贡献。 假设从NFW分布过渡到一个更陡峭的内部分布($\rho \propto r^{-1.4}$),比截止尺度高出两个数量级,则一个类似银河系大小的暗物质晕的总增强因子将从约3.5增加到4。 我们进一步发现,CDM微晕的集中度与Bullock等人(2001年)的模型一致,并明确排除了关于集中度和亚晕湮灭质量依赖关系的简单幂律模型,因为这种模型会导致错误的非常大的增强因子(对于星系晕约为几百,对于星系团超过1000)。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