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 > 材料科学
[提交于 2016年7月26日
]
标题: 铽碲表面的多重电荷密度波态$_3$
标题: Multiple Charge Density Wave States at the Surface of TbTe$_3$
摘要: 我们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298 - 355 K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TbTe$_{3}$。如之前对RTe$_{3}$化合物的STM测量所示,我们的测量检测到表面Te层中的单向电荷密度波态(CDW),其波矢与体材料一致,q$_{cdw}$ = 0.30 $\pm$ 0.01c$^{*}$。 然而,与之前的STM测量不同,并且不同于探测体材料的测量,我们检测到单向CDW的两个垂直取向,对于平面晶体轴(a轴或c轴)没有方向偏好,且波矢大小没有明显差异。 此外,我们发现某些区域中双向CDW态共存。 我们认为观察到的两种CDW态表明表面Te层与下方的稀土块层解耦,并且Te表面层中的应变变化驱动局部CDW方向为特定的单向或在罕见情况下为双向CDW序。 这表明在体材料中CDW形成的类似驱动机制在表面起作用,其中各向异性晶格应变能很重要。 在我们的偏压依赖测量中,我们未在占据态和非占据态之间发现对比反转。 这一发现不同于其他含有隐藏一维特性的二维材料,这导致有利的费米面嵌套情景。 我们的温度依赖测量提供了在体相变温度T$_{cdw}$以上局部CDW形成的证据。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