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星系的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16年10月31日
(v1)
,最后修订 2017年8月22日 (此版本, v2)]
标题: 用重子物理和惰性中微子暗物质解决大到不能倒的问题
标题: Addressing the too big to fail problem with baryon physics and sterile neutrino dark matter
摘要: N体暗物质模拟在$\Lambda$冷暗物质模型中结构形成的预测表明,银河系晕中存在一群亚晕,其核心密度高于对银河系卫星推断的密度,这种矛盾被称为“太大而无法失败”问题。 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重子效应、银河系晕质量更小以及温暗物质。 我们使用一个半解析的星系形成模型来生成银河系晕类似物卫星群体的光度函数,结果随后与Jiang和van den Bosch的亚晕剥离模型结合,以预测10个最亮卫星的亚晕$V_\mathrm{max}$函数。 我们发现,选择最亮的卫星(而非最质量大的)以及在早期建模超新星排出气体会增加生成观测到的银河系卫星$V_\mathrm{max}$函数的可能性。 首选的晕质量是$6\times10^{11}M_{\odot}$,它有14%的概率容纳像银河系卫星那样的$V_\mathrm{max}$函数。 对于$1.0\times10^{12}M_{\odot}$晕,这个概率降低到8%,而对于$1.4\times10^{12}M_{\odot}$晕,这个概率降低到3%。 我们得出结论,银河系卫星$V_\mathrm{max}$函数与CDM宇宙学相容,如Sawala等人之前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所发现的。无菌中微子-温暖暗物质模型与观测结果的吻合度更高,生成观测到的银河系卫星$V_\mathrm{max}$函数的可能性最大为35%。然而,需要更多的工作来检查在无菌中微子宇宙学中半解析剥离模型是否校准正确,并检查我们的无菌中微子模型是否产生足够数量的暗淡卫星。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