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地球与行星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16年10月31日
(v1)
,最后修订 2017年3月21日 (此版本, v2)]
标题: 彗星中的CO
标题: CO in distantly active comets
摘要: 大多数接近太阳的彗星的活动由冻结水的升华主导,水是彗星中最丰富的冰。 然而,一些彗星在距离太阳约3天文单位的水冰升华极限之外仍然活跃。 在遥远活跃彗星的观测记录和建模工作中,有三个天体占主导地位:长周期彗星C/1995 O1海尔-波普以及短周期彗星(具有半人马轨道)29P/施瓦斯曼-瓦赫曼1号和2060希伦。 我们总结了这三种天体已知的情况,强调它们的气体彗发。 我们从文献中计算了它们的CN/CO和CO2/CO生成率比值,并进行了讨论。 利用我们自己的数据,我们得出了这三个天体的CO生成率,以检查气体生成与不同轨道历史和/或大小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发现轨道历史似乎在解释29P的CO生成率方面并不起重要作用。 即使29P经历了更多的太阳加热,它在相同日心距离下产生的CO比海尔-波普更多。 对这类天体的先前建模工作预测,29P应该已经去挥发化,而像海尔-波普这样的新鲜彗星则没有。 这可能表明29P的轨道历史与当前模型预测的不同,其当前轨道可能是最近才获得的。 另一方面,希伦的CO测量结果与其原始状态相比显著贫化是一致的,这可能是由于其体积更大带来的放射性加热增加,或者由于轨道历史导致的更高处理程度。 观测到的光谱线轮廓表明,在29P和海尔-波普大约5-6天文单位处发生了冰粒的发展和升华,这可能是在遥远活跃彗星中的一个共同特征,并且是所有在5天文单位以内的彗星的重要挥发物来源。 相比之下,狭窄的CO线轮廓表明CO在超过约4天文单位处起源于核,而不是扩展区域。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