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星系的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20年11月16日
(v1)
,最后修订 2020年11月19日 (此版本, v2)]
标题: LOFAR两米天空调查深场——数据发布1:四。光度红移和恒星质量
标题: The LOFAR Two-metre Sky Survey Deep Fields -- Data Release 1: IV. Photometric redshifts and stellar masses
摘要: 低频阵列(LOFAR)两米天空调查(LoTSS)是一项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的120-168 MHz调查,覆盖北天区的多个层级。 第一次LoTSS深度场数据发布包括对Boötes、欧洲大区域红外空间观测站调查-北1(ELAIS-N1)和Lockman Hole场在150 MHz处的深度射电连续谱成像,达到均方根灵敏度分别为$\sim$32、20和22$\mu$Jy beam$^{-1}$。 在本文中,我们为所有三个场中的光学源目录提供了一致的光度红移(photo-$z$)估计值——总计超过700万个源($\sim5$百万个源,限制在最佳光度覆盖区域后)。 我们的photo-$z$估计使用了一种混合方法,结合模板拟合和机器学习,并针对射电连续谱选择的源和更广泛的光学源群体优化了性能。 将我们的结果与光谱红移样本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星系的稳健散射范围从1.6%到2%,而识别出的光学、红外或X射线选择的活动星系核(AGN)的散射范围从6.4%到7%。 对应子集的异常值分数($\left | z_{\text{phot}} - z_{\text{spec}} \right | / (1+z_{\text{spec}}) > 0.15$)分别从1.5%到1.8%和18%到22%。 与之前大范围射电巡天分析中看到的趋势相似,我们发现对于固定的红移,光-$z$质量随射电光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 我们利用每个场内宽波长覆盖的优势,为所有光学源在 $z < 1.5$处生成星系恒星质量估计值。 为每个场导出的恒星质量函数用于验证我们的质量估计,结果在各场之间以及与文献中的已发表结果相符。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