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astro-ph > arXiv:2303.14955

帮助 | 高级搜索

天体物理学 > 地球与行星天体物理学

arXiv:2303.14955 (astro-ph)
[提交于 2023年3月27日 ]

标题: Rheasilvia的次级撞击可能是灶神星赤道凹槽的起源

标题: Secondary cratering from Rheasilvia as the possible origin of Vesta's equatorial troughs

Authors:Naoyuki Hirata
摘要: 小行星4谷神星有一组与赤道对齐的平行凹槽。 尽管之前的评估表明它是冲击破裂构造起源,但我们提出,赤道凹槽可能是由最大的撞击盆地雷亚希尔维亚产生的次级撞击形成的。 我们通过考虑谷神星的快速自转计算了来自雷亚希尔维亚的溅射粒子轨迹。 结果表明,次级陨石坑应与纬度平行。 特别是,如果我们假设溅射粒子以大约350-380米/秒的初始发射速度和25度的发射角度发射,那么平行赤道凹槽——迪瓦利亚沟壑就可以通过次级撞击得到合理解释。 这个模型在诸如哈乌梅亚、萨拉西亚和查尔科洛等天体上效果良好,但在水星、月球和规则卫星上则不适用。
摘要: Asteroid 4 Vesta has a set of parallel troughs aligned with its equator. Although previous evaluations suggest that it is of shock fracturing tectonic origin, we propose that the equatorial troughs can be created by secondary cratering from the largest impact basin, Rheasilvia. We calculated the trajectories of ejecta particles from Rheasilvia by considering Vesta's rapid rotation. As a result, we found that secondary craters should be parallel to the latitude. In particular, if we assume that ejecta particles are launched at an initial launch velocity of approximately 350-380 m/s and a launch angle of 25 degree, the parallel equatorial troughs, the Divalia Fossae, can be suitably explained by secondary cratering. This model works well on objects, such as Haumea, Salacia, and Chariklo, but not on Mercury, the Moon, and regular satellites.
评论: 35页,13图,3表
主题: 地球与行星天体物理学 (astro-ph.EP)
MSC 类: 85
ACM 类: I.6.5
引用方式: arXiv:2303.14955 [astro-ph.EP]
  (或者 arXiv:2303.14955v1 [astro-ph.EP]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303.14955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Volume 128,Issue 3, March 2023, e2022JE007473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029/2022JE007473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Naoyuki Hirata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一, 2023 年 3 月 27 日 07:38:30 UTC (3,228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astro-ph.EP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3-03
切换浏览方式为:
astro-ph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