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406.07327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人工智能

arXiv:2406.07327 (cs)
[提交于 2024年6月11日 (v1) ,最后修订 2025年2月7日 (此版本, v2)]

标题: 3D-属性:识别DPO中的挑战并规划前进路径

标题: 3D-Properties: Identifying Challenges in DPO and Charting a Path Forward

Authors:Yuzi Yan, Yibo Miao, Jialian Li, Yipin Zhang, Jian Xie, Zhijie Deng, Dong Yan
摘要: 将大型语言模型(LLMs)与人类偏好对齐已引起广泛关注,其中近端策略优化(PPO)是一种标准但计算成本较高的方法,而直接偏好优化(DPO)则是一种更高效的替代方法。 虽然DPO具有简单性,但它在最先进的LLMs中仍未被充分利用,这表明可能存在潜在的局限性。 在本工作中,我们重新审视DPO,分析其理论基础和实验性能以填补这一差距。 我们确定了三个关键特性,称为3D特性,这些特性源自DPO的学习过程:拒绝响应可能性的急剧下降、退化为响应抑制以及对未见过的响应的分散效应。 我们表明,这些问题源于DPO的优化动态,其中选择和拒绝响应梯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不稳定性。 我们的发现得到了在受控玩具模型和实际LLM任务(包括数学问题解决和指令遵循)上的实验支持。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简单的正则化技术,以提高训练稳定性和性能。 此外,我们研究了偏好数据分布如何影响DPO的有效性,提供了关于对齐模型如何处理域外(OOD)数据的见解。 我们的工作将这些观察结果与更广泛的研究联系起来,并为DPO的局限性提供了理论解释。 我们希望这些见解能指导未来无奖励模型偏好学习的发展,使其更接近基于奖励模型的方法。
摘要: Align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with human preferences has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with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PPO) as a standard yet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method and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DPO) as a more efficient alternative. While DPO offers simplicity, it remains underutilized in state-of-the-art LLMs, suggesting potential limitations. In this work, we revisit DPO, analyzing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performance to bridge this gap. We identify three key properties, termed 3D properties, that emerge from DPO's learning process: Drastic drop in rejected response likelihood, Degradation into response suppression, and Dispersion effect on unseen responses. We show that these issues arise from DPO's optimization dynamics, whe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osen and rejected response gradients leads to instability. Our findings are supported by experiments on both a controlled toy model and real-world LLM tasks, includ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and instruction following.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we propose simple regularization techniques that improve training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we examine how preference data distribution impacts DPO's effectiveness, offering insights into how alignment models handle out-of-domain (OOD) data. Our work connects these observations to broader research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DPO's limitations. We hope these insights will guide future advancements in reward-model-free preference learning, bringing it closer to reward-model-based approaches.
主题: 人工智能 (cs.AI) ; 计算与语言 (cs.CL); 机器学习 (cs.LG)
引用方式: arXiv:2406.07327 [cs.AI]
  (或者 arXiv:2406.07327v2 [cs.AI]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6.07327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ICLR 2025

提交历史

来自: Yuzi Yan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4 年 6 月 11 日 14:59:24 UTC (13,229 KB)
[v2] 星期五, 2025 年 2 月 7 日 00:02:26 UTC (13,513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AI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4-06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CL
cs.LG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