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星系的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24年7月23日
]
标题: DIISC-V:附近星系中恒星形成区域的H$α$至远紫外恒星形成率比值变化
标题: DIISC-V: Variations in H$α$-to-FUV Star Formation Rate Ratios Across Star-forming Regions in Nearby Galaxies
摘要: 我们展示了远紫外(FUV)和H$\alpha$星形成率(SFR)、SFR$_{UV}$和SFR$_{H\alpha}$在11个星系中的变化,这些星系位于亚千秒差距尺度上,这是解密星系间介质、恒星与星系周围介质相互作用(DIISC)调查的一部分。 利用存档的GALEX FUV图像和使用梵蒂冈先进技术望远镜获得的H$\alpha$+[NII]窄带图像,我们分别检测到1335个(FUV选定)和1474个(H$\alpha$选定)近期高质量恒星形成的区域。 我们发现,对于FUV选源的区域,H$\alpha$至FUV的SFR比值往往较低,对于SFR$_{H\alpha}$来说,通常会低估SFR约2到3倍,当SFR$<$大于10$^{-4}$M$_{\odot}$年$^{-1}$时尤其如此。 相比之下,对于H$\alpha$选源的区域,SFR通常被观测为一致。 这种差异源于这两个指标之间的形态学差异。 星系外部区域的FUV形态扩展以及仅由FUV覆盖的更大面积,加上FUV块状结构与致密HII区之间的重叠程度减小($R/R_{25}$),表明初始质量函数的随机取样效应在外围区域可能更加显著。 我们观测到的H$\alpha$-到-FUV的SFR比值也与随机恒星形成模型的预测一致。 然而,使用包含弥散FUV发射的大孔径会导致SFR$_{H\alpha}$和SFR$_{UV}$之间相差1 dex。 这表明星系中观测到的低H$\alpha$-到-FUV的SFR比值很可能是由于弥散FUV发射造成的,它可以贡献$\sim$60-90%的总FUV通量。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