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 > 中尺度与纳米尺度物理
[提交于 2024年11月21日
]
标题: 金属与二维半导体之间的光电导效应
标题: Photon drag at the junction between metal and 2d semiconductor
摘要: 光子拖曳是一种光电流生成机制,其中电磁(EM)场动量直接传递给载流子。 人们认为由于光子动量相对于载流子的典型动量较小,因此光子拖曳效应很小。 在这里,我们表明在金属和二维材料之间的结处,光子拖曳变得特别强,因为在衍射时会产生高度不均匀的局部电磁场。 为此,我们将金属-二维材料结处的精确衍射理论与光子拖曳的微观输运理论相结合,并推导出相应光电压对电磁场参数和二维系统参数的功能依赖关系。 电压响应性与电磁频率$\omega$、载荷的面密度以及仅取决于二维电导率(以光速为单位)$\eta = 2\pi \sigma/c$和光极化的无量纲动量转移系数$\alpha$成反比。 对于$p$极化的入射光,即使二维电导率$\eta$极小,动量转移系数仍然有限,这是动态避雷针效应的结果。 对于$s$极化的入射光,动量转移系数按$\eta \ln \eta^{-1}$的比例变化,这源于线性结的长程偶极辐射。 一个简单的估算表明,对于$p$极化,在结处的热电和光拖曳光伏电压的比值大致为$\omega\tau_\varepsilon$,其中$\tau_\varepsilon$是能量弛豫时间,而对于$s$极化,光拖曳总是超过热电效应。
当前浏览上下文:
cond-mat.mes-hall
切换浏览方式为: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