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01.03556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与社会

arXiv:2501.03556 (cs)
[提交于 2025年1月7日 ]

标题: 解开NFT在知识产权法阴影下的问题

标题: Unwinding NFTs in the Shadow of IP Law

Authors:Runhua Wang, Jyh-An Lee, Jingwen Liu
摘要: 在围绕非同质化代币(NFTs)的知识产权(IP)纠纷激增的情况下,一些学者主张将动产或销售法应用于监管NFT的铸造和交易,认为知识产权法不当地阻碍了NFT市场的发展。 本文反驳了这些提议,并认为现有的知识产权体系是规范不断发展的NFT市场的最合适的监管框架。 与动产或销售法相比,知识产权法更能有效应对NFT市场中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等挑战。 NFT社区也在现有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规范和许可协议,以监管共享资源。 此外,知识产权制度具有静态和动态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平衡各种政策考量,如创新、公平竞争和消费者保护,而其他提案难以提供这种平衡。
摘要: Amid the surg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disputes surrounding non-fungible tokens (NFTs), some scholars have advocat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ersonal property or sales law to regulate NFT minting and transactions, contending that IP laws undul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FT market. This Article counters these proposals and argues that the existing IP system stands as the most suitable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governing the evolving NFT market. Compared to personal property or sales law, IP laws can more effectively address challenges such as tragedies of the commons and anticommons in the NFT market. NFT communities have also developed their own norms and licensing agreements upon existing IP laws to regulate shared resources. Moreover, the IP regimes, with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institutional designs, can effectively balance various policy concerns, such as innovation, fair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which alternative proposals struggle to provide.
主题: 计算机与社会 (cs.CY)
引用方式: arXiv:2501.03556 [cs.CY]
  (或者 arXiv:2501.03556v1 [cs.CY]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1.03556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American Business Law Journal, Vol. 61, Iss. 1 (2024)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111/ablj.12237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Jyh-An Lee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5 年 1 月 7 日 06:06:31 UTC (453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CY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1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