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eess > arXiv:2501.08680

帮助 | 高级搜索

电气工程与系统科学 > 系统与控制

arXiv:2501.08680 (eess)
[提交于 2025年1月15日 ]

标题: 数字孪生在线信道建模:挑战、原则与应用

标题: Digital Twin Online Channel Modeling: Challenges,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Authors:Junling Li, Cheng-Xiang Wang, Chen Huang, Tianrun Qi, Tong Wu
摘要: 与传统的离线信道建模不同,数字孪生在线信道建模可以实时感知并准确表征动态无线信道,因此可以大大协助6G网络优化。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有前途的框架以及数字孪生在线信道模型(DTOCM)的分步设计流程。 通过实现动态信道变化的连续可视化和准确预测,DTOCM可以同步模拟网络和真实网络的性能。 我们首先探讨DTOCM的演进和概念性进展,突出其愿景和相关挑战。 然后,我们解释其运行原理、构建机制以及在典型6G场景中的应用。 随后,通过基于实际场景的DTOCM平台,展示了DTOCM的实时信道信息提供和可视化能力。 最后,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开放问题。
摘要: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offline channel modeling, digital twin online channel modeling can sense and accurately characterize dynamic wireless channels in real time, and can therefore greatly assist 6G network optimiz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ovel promising framework and a step-by-step design procedure of digital twin online channel models (DTOCM). By enabling continuous visualization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of dynamic channel variations, DTOCM can synchronize the performance between simulated and real networks. We first explore the evolution and conceptual advancements of DTOCM, highlighting its visions and associated challenges. Then, we explain its operational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to typical 6G scenarios. Subsequently, the real-time channel information provisioning and visualization capabilities of DTOCM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our DTOCM platform based on practical scenarios. Finally,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open issues are discussed.
主题: 系统与控制 (eess.SY) ; 网络与互联网架构 (cs.NI)
引用方式: arXiv:2501.08680 [eess.SY]
  (或者 arXiv:2501.08680v1 [eess.SY]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1.08680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Cheng-Xiang Wang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三, 2025 年 1 月 15 日 09:22:18 UTC (33,893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eess.SY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1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NI
cs.SY
eess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