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physics > arXiv:2502.12159

帮助 | 高级搜索

物理学 > 物理与社会

arXiv:2502.12159 (physics)
[提交于 2025年2月4日 (v1) ,最后修订 2025年8月14日 (此版本, v2)]

标题: 观察性研究中的因果语言:社会文化背景和团队构成

标题: Causal Languag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eam Composition

Authors:Jun Wang, Bei Yu
摘要: 在观察性研究中使用因果语言引发了对科学交流中夸大表述的担忧。 尽管有人认为这种语言应仅限于随机对照试验,但也有人认为严格的因果推断方法可以为观察性研究中的因果主张提供依据。 理想情况下,因果语言应与底层证据的强度相一致。 然而,通过使用计算语言学和回归方法分析超过90,000个观察性研究的摘要,我们发现因果语言在经验较少的作者、较小的研究团队、男性最后作者以及不确定性回避指数较高的国家的研究人员中更为常见。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因果语言的使用不仅由证据的强度驱动,还受到作者及其团队组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这项工作为理解科学交流中的系统性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了在评估科学主张时认识到这些人为因素的重要性。
摘要: The use of causal languag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has raised concerns about overstatement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While some argue that such language should be reserved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thers contend that rigorous causal inference methods can justify causal claims in observational research. Ideally, causal language should align with the strength of the underlying evidence. Howev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ver 90,000 abstracts from observational studies using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 and regression methods, we found that causal language are more common in work by less experienced authors, smaller research teams, male last authors, and researchers from countries with higher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ic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causal language is not solely driven by the strength of evidence, but also by the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s of authors and their team composition. 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systematic variations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these human factors when evaluating scientific claims.
评论: 17页,3图,3表
主题: 物理与社会 (physics.soc-ph) ; 计算与语言 (cs.CL)
引用方式: arXiv:2502.12159 [physics.soc-ph]
  (或者 arXiv:2502.12159v2 [physics.soc-ph]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2.12159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Bei Yu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5 年 2 月 4 日 02:00:10 UTC (50 KB)
[v2] 星期四, 2025 年 8 月 14 日 22:23:35 UTC (58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physics.soc-ph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2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CL
physics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