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 > 强关联电子
[提交于 2025年4月17日
]
标题: 镍磷化合物 Ba$_{1-x}$Sr$_x$Ni$_2$As$_2$ 中非公度电荷密度波的巨大向列响应
标题: Giant nematic response of the incommensurate charge density wave in the nickel-pnictide Ba$_{1-x}$Sr$_x$Ni$_2$As$_2$
摘要: 电子向列性——在保持平移对称性的同时打破旋转对称性——是经典向列液晶的量子类似物。 电子向列性最早于1998年被预测,在多种材料中得到了证实,包括磁场中的二维电子气(2DEG)、铜氧化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 一个长期存在的开放问题是是什么物理机制驱动了电子向列序。 在BaFe$_2$As$_2$和高度欠掺杂的YBa$_2$Cu$_3$O$_{6+y}$中,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向列性起源于残余的自旋密度波(SDW)序。 然而,与电荷密度波(CDW)序相关的向列性的证据不够确凿,特别是在接近超导态的系统中。 在这里,我们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在pnictide超导体Ba$_{1-x}$Sr$_x$Ni$_2$As$_2$ (BSNA)中存在由电荷密度波(CDW)驱动的向列涨落。BSNA是一种基于镍的铁基超导体的同系物,它表现出CDW而非自旋密度波(SDW)序。先前的弹电阻研究显示,BSNA在相图中占据的一个非公度CDW区域显示出一个显著增强的超导性——与六重增强相关——这与大的向列性易感性有关。利用单轴应变下的X射线散射,我们证明即使是最小的应变水平($\epsilon \sim 10^{-4}$)也显著破坏了CDW的四重对称性。在一个Ginzburg-Landau框架内,我们定义了一个基于对称相关的CDW超晶格反射的不对称响应的向列性易感性,这与弹电阻测量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我们的研究首次明确地展示了电荷序和向列态之间的直接联系,为这些材料交织的超导相提供了关键见解。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