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eess > arXiv:2507.06067

帮助 | 高级搜索

电气工程与系统科学 > 图像与视频处理

arXiv:2507.06067 (eess)
[提交于 2025年7月8日 ]

标题: 通过多模态融合和端到端配准增强从CBCT生成的合成CT

标题: Enhancing Synthetic CT from CBCT via Multimodal Fusion and End-To-End Registration

Authors:Maximilian Tschuchnig, Lukas Lamminger, Philipp Steininger, Michael Gadermayr
摘要: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由于其快速的采集速度和较低的辐射剂量,被广泛用于术中成像。 然而,与传统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相比,CBCT图像通常存在伪影且视觉质量较低。 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是合成CT(sCT)生成,其中将CBCT体积转换到CT领域。 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联合利用术中CBCT和术前CT数据,采用多模态学习来增强sCT生成。 为克服模态之间的固有不对齐问题,我们在sCT流程中引入了一个端到端可学习的配准模块。 该模型在一个受控的合成数据集上进行评估,允许精确操控数据质量和对齐参数。 此外,我们在两个现实世界的临床数据集上验证了其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将配准集成到多模态sCT生成中提高了sCT的质量,在90个评估设置中的79个中优于基线多模态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CBCT质量较低且术前CT中度错位的情况下,改进最为显著。
摘要: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is widely used for intraoperative imaging due to its rapid acquisition and low radiation dose. However, CBCT images typically suffer from artifacts and lower visual qualit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 promising solution is synthetic CT (sCT) generation, where CBCT volumes are translated into the CT domain. In this work, we enhance sCT generation through multimodal learning by jointly leveraging intraoperative CBCT and preoperative CT data. To overcome the inherent misalignment between modalities, we introduce an end-to-end learnable registration module within the sCT pipeline. This model is evaluated on a controlled synthetic dataset, allowing precise manipulation of data quality and alignment parameters. Further, we validate its robustness and generalizability on two real-world clinical dataset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tegrating registration in multimodal sCT generation improves sCT quality, outperforming baseline multimodal methods in 79 out of 90 evaluation settings. Notably, the improvement is most significant in cases where CBCT quality is low and the preoperative CT is moderately misaligned.
评论: 已被CAIP 2025接受。arXiv管理员注释:与arXiv:2506.08716存在大量文本重叠
主题: 图像与视频处理 (eess.IV) ; 人工智能 (cs.AI);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cs.CV)
引用方式: arXiv:2507.06067 [eess.IV]
  (或者 arXiv:2507.06067v1 [eess.IV]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7.06067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待注册)

提交历史

来自: Maximilian Ernst Tschuchnig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5 年 7 月 8 日 15:10:04 UTC (2,080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eess.IV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7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AI
cs.CV
eess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