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星系的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25年7月24日
]
标题: 银河系熄灭在宇宙网中的情况:利用SDSS DR18区分质量和环境
标题: Galaxy quenching across the Cosmic Web: disentangling mass and environment with SDSS DR18
摘要: 我们使用来自SDSS DR18的体积限制、恒星质量匹配的星系样本,研究大尺度宇宙网环境对星系熄灭的影响。 根据从平滑密度场中得出的潮汐张量特征值,将星系分类为位于片状结构、丝状结构或星系团中。 熄灭分数随着恒星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星系团中最高,丝状结构中居中,片状结构中最低,这反映了环境熄灭效率随密度增加而提高。 在所有环境中,超过$\log_{10}(M_\star/M_\odot) \sim 10.6$后熄灭分数趋于平坦,表明从环境驱动的熄灭向质量驱动的熄灭发生了转变。 相反,核心分数在此阈值之后继续上升,表明抑制恒星形成与形态转变之间的解耦。 在高质最端($\log_{10}(M_\star/M_\odot) \gtrsim 11.5$),熄灭分数和核心分数出现分叉,星系团中增加而在片状结构中下降,这表明进化的路径存在分歧,片状结构中的大质量星系保留冷气体和盘状形态,可能维持或恢复恒星形成。 活动星系核分数也随着恒星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片状结构中比在星系团中稍高,表明低密度、富气体环境中活动星系核活动增强。 高质最趋势通过我们对特定恒星形成率、$(u-r)$颜色、集中指数和D4000的分析得到了独立验证,在恒星质量-密度平面上显示,片状结构中的大质量星系仍然更蓝、更年轻、更具恒星形成能力,并且结构演化程度更低,与星系团中的对应星系相比。 我们的结果突显了宇宙网作为星系演化的积极驱动因素。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