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08.09351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操作系统

arXiv:2508.09351 (cs)
[提交于 2025年8月12日 ]

标题: 一种对内存侧分层遥测的极限研究

标题: A Limits Study of Memory-side Tiering Telemetry

Authors:Vinicius Petrucci, Felippe Zacarias, David Roberts
摘要: 日益增长的工作负载需求和新兴技术促使计算系统中使用各种内存和存储层次结构。 本文介绍了基于CXL的实验性内存请求日志记录器的结果,该记录器在不干扰运行工作负载的情况下,揭示了运行时精确的内存访问模式。 我们用它来进行未来内存遥测硬件的软件模拟。 通过结合基于数据地址监控的反应式放置、主动数据迁移和编译器提示,内存模块内的热度监控单元(HMU)可以显著提高内存分层解决方案。 对深度学习推荐模型(DLRM)使用基于性能分析的访问计数进行页面放置的分析表明,与Linux NUMA平衡分层相比,可能有1.94倍的加速,而在将超过90%的页面卸载到CXL内存时,仅比主机DRAM分配慢3%。 该研究强调了现有分层策略在覆盖范围和准确性方面的局限性,并有力地论证了可编程的设备级遥测作为未来内存系统的一种可扩展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摘要: Increasing workload demand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necessitate the use of various memory and storage tiers in computing systems.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from a CXL-based Experimental Memory Request Logger that reveals precise memory access patterns at runtime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the running workloads. We use it for software emulation of future memory telemetry hardware. By combining reactive placement based on data address monitoring, proactive data movement, and compiler hints, a Hotness Monitoring Unit (HMU) within memory modules can greatly improve memory tiering solutions. Analysis of page placement using profiled access counts on a Deep Learning Recommendation Model (DLRM) indicates a potential 1.94x speedup over Linux NUMA balancing tiering, and only a 3% slowdown compared to Host-DRAM allocation while offloading over 90% of pages to CXL memory. The study underscores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tiering strategies in terms of coverage and accuracy, and makes a strong case for programmable, device-level telemetry as a scalable and efficient solution for future memory systems.
主题: 操作系统 (cs.OS) ; 硬件架构 (cs.AR); 性能 (cs.PF)
引用方式: arXiv:2508.09351 [cs.OS]
  (或者 arXiv:2508.09351v1 [cs.OS]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8.09351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Vinicius Petrucci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5 年 8 月 12 日 21:28:46 UTC (360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OS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8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AR
cs.PF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