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09.02474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图形学

arXiv:2509.02474 (cs)
[提交于 2025年9月2日 ]

标题: Unifi3D:在通用框架中生成和重建的3D表示研究

标题: Unifi3D: A Study on 3D Representations for Gene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a Common Framework

Authors:Nina Wiedemann, Sainan Liu, Quentin Leboutet, Katelyn Gao, Benjamin Ummenhofer, Michael Paulitsch, Kai Yuan
摘要: 随着文本和图像生成的快速进展,研究重点逐渐转向3D生成。 与图像中已建立的基于像素的表示不同,3D表示仍然多样且分散,涵盖了多种方法,如体素网格、神经辐射场、符号距离函数、点云或八叉树,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本工作中,我们提出一个统一的评估框架,旨在评估3D表示在重建和生成中的性能。 我们根据多个标准对这些表示进行比较:质量、计算效率和泛化性能。 除了标准模型基准测试外,我们的实验旨在得出3D生成流程中所有步骤的最佳实践,包括预处理、网格重建、使用自编码器的压缩以及生成。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建误差显著影响整体性能,强调了需要联合评估生成和重建。 我们提供了可以指导选择适用于各种应用的3D模型的见解,有助于开发更强大和应用特定的3D生成解决方案。 我们框架的代码可在 https://github.com/isl-org/unifi3d 获取。
摘要: Following rapid advancements in text and image generation, research has increasingly shifted towards 3D generation. Unlike the well-established pixel-based representation in images, 3D representations remain diverse and fragmented, encompassing a wide variety of approaches such as voxel grids, neural radiance fields, signed distance functions, point clouds, or octrees, each offering distinct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 unified evaluation framework design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3D representations in reconstruction and generation. We compare these representations based on multiple criteria: quality,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Beyond standard model benchmarking, our experiments aim to derive best practices over all steps involved in the 3D generation pipeline, including preprocessing, mesh reconstruction, compression with autoencoders, and generation. 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at reconstruction errors significantly impact overall performance, underscoring the need to evaluate gene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jointly. We provide insights that can inform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3D model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robust and application-specific solutions in 3D generation. The code for our framework is available at https://github.com/isl-org/unifi3d.
主题: 图形学 (cs.GR) ;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cs.CV); 机器学习 (cs.LG)
引用方式: arXiv:2509.02474 [cs.GR]
  (或者 arXiv:2509.02474v1 [cs.GR]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9.02474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待注册)

提交历史

来自: Nina Wiedemann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5 年 9 月 2 日 16:25:12 UTC (12,784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GR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09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CV
cs.LG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